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由家長的觀點看聽損幼兒入幼兒園準備及入園後適應課題
Parents’ Perspectives on Issues Related to Preschool Readiness and Adapt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Hearing Loss
張舒婷1、陳俐靜1、卓明怡1*
Shu-Ting Chang1, Li-Ching Chen1, Ming-Yi Cho1*
1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1Children’s Hearing Found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研究顯示.有良好就學準備(School Readiness)的身心障礙幼童在入學後較能順利學習新技能,減少其學業成就低下或低自尊的風險,也進而促成融合教育的理念與目標。為了解如何協助聽損兒及其家庭進行入幼兒園準備以促進入園後的適應,本研究以家長的視角探討聽損兒入幼兒園前的準備事項及入園後適應的課題,並以結果作為規劃相關轉銜服務之參考。
方法: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受訪對象採立意取樣,選擇三位目前正就讀幼兒園之聽損幼兒的家長與研究者各自進行約一個小時的訪談。
結果:經分析訪談逐字稿,結果涵蓋兩層面:
一、入幼兒園前的準備:採跨個案分析綜合比較家長的經驗。
1. 家長在決定讓聽損兒入園的時間點上,多和其經濟考量、缺乏合適的照顧者以及孩子需要更多學習刺激有關。
2. 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除考量孩子的學習需求和園所的軟硬體設備外,也著重孩子入園後的語言、溝通及人際互動能力能否因此提升。園所及老師對聽損兒的接納程度,及是否能配合撰寫IEP、申請相關輔具與專業服務的意願也影響家長的決定。
3. 家長在孩子入園前除作息調整及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建立外,也透過照片與實地參訪讓孩子了解學校環境,並作好心理準備。家長也會事先與老師討論聽能輔具的使用及孩子的學習特質與需求。
4. 家長面對資訊缺乏與落差的困境。家長在考量孩子是否適合入幼兒園、尋找適合的園所或是取得鑑定安置和相關專業服務的資訊上常有事倍功半的感受。
二、入幼兒園後的適應歷程:採個案分析,呈現個別受訪家長經驗。
1. 入園後的適應狀況─依時序呈現聽損兒的適應主題及內涵。三位受訪家長的孩子於學校適應上呈現不同樣貌,然整體而言都是漸入佳境,喜歡並期待學校生活。
2. 家長促進聽損兒學校適應的方式─依個別聽損孩子入園後的經歷,呈現其家長為促進孩子的學校適應所採取的策略,如初入園時的分離課題、給孩子的心理情緒支持、提供園所老師與孩子互動和教學時的注意事項等。
3. 家長的自我調適以及與園所間的溝通配合-孩子在初入園時都有不同程度的適應課題,但家長多能和園所老師建立信任關係,進而促成孩子的良好適應。
結論:從以個人及家庭為中心的早療階段邁入以團體生活為主的學前階段,聽損幼兒及其家長不僅面臨生活型態及場域上的轉變,他們在入學前的準備和入學後的調適也影響學校適應。透過和家長的深度訪談,本研究結果可做為專業人員及早療機構未來協助聽損兒家長進行入學前準備以及促進孩子未來學校適應的參考。
關鍵字:早期療育、聽損療育、入學準備、學校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