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醫療院所提供以家庭為中心早療介入之個案報告
Family-Centered Practice in Early Intervention Provided by Hospital: A Case Report
陳美心1*、陳芳婕1、葉旆希1
Mei-Hsin Chen 1*,Fang-Chieh Chen1, Pei-His Yeh1
1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復健科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Hsinchu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以家庭為中心的早療介入是近期早療相關單位與文獻多為鼓勵與支持的服務模式,本篇研究是分享在醫療院所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早期療育專業團隊介入之個案報告。
方法:採個案研究法。個案為一名3Y4M診斷為發展遲緩,伴隨左耳聽損、顎裂和新生兒癲癇的病史;個案於2Y10M開始接受以家庭為中心的早療服務,當時主要問題:不會自行放手行走,主要以靠爬行;不會自己吃飯,需要餵食;不會口語表達需求,部分使用表情示意和肢體動作。第一次療育會議即在個案家訪中進行,了解居家與社區環境並和家庭成員與主要照顧者共同制定居家生活目標,之後在每週一次的治療課程即採追蹤、諮詢、衛教和訓練方式進行。評估工具與方是採用幼兒日常職能活動量表(PDOS)、目標達成率與家長滿意度。
結果:1.PDOS從原始分數172增加至202(表示日常職能活動中多了30個參與的項目);百分位數從<1提升至<1.8。2.目標達成:晚餐時間可獨立使用湯匙進食;可獨力坐到站並行走轉彎約4-5公尺遠。3.家長滿意度:外婆與叔公表示每次上治療課程獲益良多,不僅可以得知具體至療策略運用在居家生活中,還可以從治療師這裡學習教養互動技巧,更看見個案明顯的進步。
結論:藉由提供以家庭為中心的早療介入有助於提升家長知能,並能將治療目標與活動落實在居家生活中。個案能在半年內達成目標主要歸因於主要照顧者配合度高、治療師與家長的觀念更新、醫院主管的支持與專業團隊的同心合作,此個案接受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成效是否也能普及於醫院服務的每個個案,仍須再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字:以家庭為中心、早期療育、醫療院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