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七屆 發展遲緩兒童家長靈性健康之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發展遲緩兒童家長靈性健康之研究

A Study on Spirituality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劉睿華1劉睿菁2*

Rui-Hua Liu1, Jui-Ching Liu2*

1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碩士班、2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科語言治療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2Division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靈性健康是指能夠和自己、他人、環境與宇宙間和諧共融、相互連結,個體可以感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若能體會所發生事件對自身的意義,將有助適應現況與恢復身心平靜,成為面對困境和磨難時的解決之道。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往往承受較大的壓力,包含生理與心理的失衡與不適、家庭生活不和諧、社交人際關係受限與缺乏支援等親職壓力,導致身心俱疲,進而影響家庭功能。目前國內尚無探究靈性健康與發展遲緩兒童家長之文獻,故本研究擬探討發展遲緩兒童家長之靈性健康現況,以作為未來促進遲緩兒家長身心靈健康與親職能力之參考。

 

方法:本研究係以育有0歲至6歲的發展遲緩兒童親自教養發展遲緩兒童之父母為研究對象,以方便取樣方式取自中部某醫學中心復健科門診,共計有152位家長。研究工具為「靈性健康量表」,採用李克特五分量表記分,以獨立樣本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發展遲緩兒童家長之整體靈性健康分數為3.05分,屬於中等健康程度;背景變項中,身體健康狀況(F=45.23, p<.05)、從事運動或休閒活動之習慣(t=7.85, p<.05)、教育程度(F=31.57, p<.05)、接觸生命教育相關課程(F=11.43, p<.05)、閱讀生命教育相關書籍(F=93.83, p<.05),在靈性健康之得分呈顯著差異。性別(t=0.13, p=.900)及親人間是否有發展遲緩兒童類似情形者(t=-1.52, p=.132),在靈性健康得分上無顯著差異。

 

結論:遲緩兒童家長在照顧子女之餘,若維持健康之生理狀態及運動休閒習慣,對於靈性健康之表現較佳,進而有助適應現況與保持平靜;家長接觸生命教育課程講座及書籍的程度不高,但有接觸者的靈性健康表現亦較無接觸者好,顯示家長有生命教育概念者,日常生活經驗中的靈性健康較佳。由於本研究因時間、人力因素,探討對象只限於中部醫學中心復健科門診掛號之家長,未來可擴及其他早療機構之族群,更加完整了解家長之靈性健康情形。因接收資訊管道日新月異,在未來問卷設計上,擬增加來自電視或網路媒體之生命教育資訊。

 

 

關鍵字:發展遲緩兒童家長、靈性健康、生命教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