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之個案於動作發展之成效追蹤
The Motor Outcomes for Children with Received Joint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池雅珺1、趙美媛1*、張奐1、吳四維2、黃靄雯3
Ya-Chung Chih1, Mei-Yuan Chao1*, Huann Chang1, Szi-Wei Wu2, Ai-Wen Hwang3
1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復健科、2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3長庚大學醫學院早期療育研究所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Wei-Gong Memorial Hospital, 2Children Development Center, Wei-Gong Memorial Hospital ,3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College of Medicine, Chang Gu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對疑似發展遲緩兒童之家庭而言,可透過各縣市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所提供的跨專業評估,包含兒童心智科、小兒科及復健科醫師,和各專業團隊成員如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及社會工作師等協助了解兒童和家庭發展概況及需求評估。並將確診為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安排後續參與療育及相關轉介服務,把握早療黃金階段提供發展遲緩兒童家庭及早獲得相關早療資源。因此,本研究目的係探討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並確診為動作發展遲緩之個案,經一年療育訓練後之成效追蹤。
方法:收集104年度於本院接受聯合評估後並確診為動作發展遲緩兒童,經院內療育服務一年後於動作發展之成效追蹤。個案主要療育項目為物理、職能和語言治療。治療頻率為每週各1-2次;治療時間為30至50分鐘。成效評工具為皮巴迪動作發展量表第二版(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Second Edition; PDMS-Ⅱ),內容包含粗大動作之反射(reflex)、靜態控制 (stationary control)、移位(locomotion)、球類操控(object manipulation),及精細動作之抓握(grasping)、視動協調(visual-motor integration)。
結果:本研究共收集44名個案,其中男性(66%)佔多數;懷孕週數約為36.6週;出生體重約為2712公克;生理年齡約為49.4個月。44名個案於本院接受一年物理及職能治療後在動作上均有明顯進步,包含粗大動作之發展商數從89進步至93、精細動作之發展商數從92進步至97、整體動作能力之發展商數從90進步至94。
結論:結果顯示經聯合評估確診為動作發展遲緩兒童,宜盡快協助安排後續療育服務,不僅可促進兒童動作發展及社會參與能力,並可提升早療家庭之生活品質。
關鍵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早期療育、動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