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發展遲緩兒童之跨團隊評估模式
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 Assessment Model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
陳品秀1*
Pin-Hsiu Chen1*
1奇美醫療財團法人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hiali Chi-Mei Hospital, Tainan
研究背景與目的:發展遲緩兒童之早期療育,主要分為五個職類,復健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臨床心理師針對兒童之整體身心發展進行評估,包含智力表現、親職功能、注意力與社會互動品質;語言治療師針對兒童之語言理解與語言表達來評估;職能治療師主要針對兒童之精細動作感覺統合與認知進行介入;物理治療師則針對兒童之粗大動作發展。各職類針對兒童發展不同面向進行介入,但缺乏考量兒童核心問題以安排更有效益之服務模式,本研究期望透過跨團隊評估模式,針對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評估是否可提升兒童與家庭在早療利用之實效性以及各專業之合作及成長。
方法:本研究以南部某地區醫院就診之學齡前(0-6歲)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復健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語言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成立跨團隊聯合評估模式,並在評估後針對每一位兒童討論擬定兒童及其家庭之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透過訪談醫療人員的方式,探討跨團隊評估效益。
結果:參與者共35位兒童及其家庭,平均就診年齡為38.46個月,評估結果認知疑似或遲緩佔67%、語言疑似或遲緩佔89%、粗大動作疑似或遲緩佔54%、精細動作疑似或遲緩佔49%、社會情緒疑似或遲緩佔49%、注意力疑似或遲緩佔40%,研究結果發現全部兒童皆有一個或以上類別的疑似或遲緩。個別化家庭服務主要會根據兒童核心困難及需求、家長可帶來復健的時間以及家長可參與居家復健的程度共擬計畫。各職類醫療人員專業表示,因大多數兒童經常出現不同面向發展遲緩的狀況,跨團隊評估模式比起傳統獨立評估,更可全面檢視兒童技能,找出兒童核心困難並提升復健效益。
結論:本文發現就診地區醫院之疑似發展遲緩兒童,兒童皆有一個或以上類別的疑似或遲緩,透過跨團隊評估模式,可以綜合醫療與家庭因素,在跨團隊中討論兒童核心困難,同時減少家長通勤時間,並透過討論擬出團隊介入方式及頻次,提升兒童復健效能。
關鍵字:發展遲緩、跨團隊評估模式、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