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三屆 語言發展遲緩兒童之語料分析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Language Data Analysi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Language Delayed
湯雅婷、洪瑞可、莊勝發   Ya-Ting Tang, Jui-Ko Hung, Sheng-Fa Chuang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兒童語言發展之相關文獻顯示,一般兒童的語言發展有其普遍性與次序性。正常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進入不同的語言發展階段。然而,語言障礙兒童是否與一般兒童具有同樣的語言發展特徵?這是一個有關兒童語言發展以及兒童早期療育的重要議題。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根據家長記錄之兒童語料的分析,探討不同障礙類型之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其語言發展的特徵。


 方法:本研究採語料分析研究。研究對象為不同身心障礙類型的語言發展遲緩兒童。研究對象來源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透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親子溝通行為的觀察記錄,蒐集兒童的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行為,並且分析所蒐集的兒童語料。計算兒童表達的相異詞彙量、話語平均長度(MLU)、以及語言商數(LQ=MLU/age),以這些數值做為評估兒童語言發展特徵的指標。此外,家長填寫的兒童語言發展評估量表也納入本研究的參考。研究對象的障礙類型分為智能遲緩、廣泛性遲緩(以自閉症為主)、單純語言遲緩,加以探討。 


結果:研究對象共41位。其接受日常生活親子溝通行為觀察記錄的年齡全距為1歲11月至5歲11月。其中智能遲緩有18位(佔43.9%),廣泛性遲緩(以自閉症為主)有7位(占17%),單純語言遲緩有16位(占39%)。語料分析的結果顯示:(1)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在2歲以前,甚至延續到3、4歲以後,仍然會使用很多非口語的行為與他人互動;(2)發展遲緩兒童其第一個詞彙表達,多半出現於18個月~2歲半之間,其中以指稱人物的名詞為最多;(3)18個月以後開始說單詞或單句詞,且個體間差異大;(4)有11位(26%)的兒童到達50個相異詞彙量,其平均年齡約為3歲4個月,相較於一般兒童,落後許多;(5)在已發展的詞彙當中,以名詞為大部分,其次則為動詞;(6)一般兒童在3到4歲時會發展出修飾語的簡單句、連動句以及連詞的使用,而本研究之相同年齡兒童皆尚未發展至此階段;(7)在智能遲緩組中,隨著其伴隨的障礙愈嚴重,在話語平均長度(MLU)以及語言商數(LQ)上的表現也愈不佳;(8)廣泛性遲緩組在語言商數(LQ)的表現,其組內差異較大。 


結論:本研究發現無論智能遲緩、廣泛性遲緩(以自閉症為主)、單純語言遲緩,其語言發展遲緩,但是其語言發展順序與正常兒童相同;但是不同身心障礙類型之語言發展遲緩兒童,其個體間的語言發展差異較大。


 關鍵字:語料分析、語言發展遲緩、智能遲緩、廣泛性遲緩、自閉症、單純語言遲緩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