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Suitable Weight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 With Spinocerebellar Ataxia 作者姓名:黃寶儀職能治療師 Miss PAO-YI HUANG 服務單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of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目的 小腦萎縮症(SCA)是一種基因性遺傳的疾病,這種疾病在目前的醫療體系裡,是一種無法被治癒的疾病,而得到這種疾病的個案,除了要考慮與規畫自己的未來生活方式,對於是否能處理與預防自己的下一代遺傳到相同的疾病更是一大挑戰。小腦萎縮症分許多類型,從小到老都有可能發病,所有小腦萎縮症患者都有的共同症狀: 步態失調,發音障礙;部分小腦萎縮症患者特有的症狀: 視覺的問題、錐體外路徑症狀、周邊神經病變、智力的問題、癲癇。由於小腦萎縮症是一種無法痊癒的疾病,以職能治療的觀點,希望個案能在日常生活功能上獲得最大的獨立。希望藉由這個個案的介入方式,提供各領域的專家前輩在療育上作為參考。 內容 個案目前為國小一年級的學生,肌肉張力低且在步態與上肢皆有明顯的運動失調,所以無輔具輔助下尚不能獨立行走;在寫字方面,則無法順利握筆並控制字體的大小,且寫出的字能見度低。在下肢方面,給予副木(AFO)固定腳踝關節,使其在行走時,只需控制膝關節與髖關節,提供較省力的步態方式,在學校時,建議使用後拉式的助行器,行走較遠的距離。在上肢方面,給予特殊的筆,且增加筆心顏色深度,並加上治療性黏土,協助其寫字時的穩定性與增加所寫出的字的能見度。利用治療性黏土來增加重量,主要是因為個案為兒童,一般的重量圈容易妨礙其手腕在寫字時靈活移動,且黏土可方便地調整重量。這樣的治療方式實施了三個月,個案在只穿著AFO下,可獨立行走3-5步;寫字方面,可以控制數字的字體在1.5cm ×1.5cm的方格內,並可看出所寫的字為何。 結論 輔具與適當的重量可增加小腦萎縮症個案在肢體的控制能力,但考慮到節省體力與增加其有效功能使用時間,太重的重量並不鼓勵使用,適當的重量才能增加穩定性,且節省體力。由於本文,侷限於單一個案的經驗分享,且個案的選擇與種類並不是很齊全,同時在研究上並無標準化的測量,只是利用臨床上的表現與母親對其訓練期間在家的觀察,但還是很希望藉此可以增加與其他專業的交流,將這個經驗提供給各位對小腦萎縮症有興趣的同仁先進做參考與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