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以作息本位介入提供以家庭為中心服務於自閉症兒童家庭之個案分享
Family-Centered Service for a Family with an Autism Child by Implementing Routine-Based Intervention
黃佳惠1、徐敏1、孔緹縈1、林廷彥1、莊博雅1
Chia-Hui Huang1, Min Hsu1, Kung-Ti Ying1, Ting-Yan Lin1, Bo-Ya Juang1
1屏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Pingtung Christian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作息本位介入(Routines-Based Intervention,簡稱RBI),是一個貼近以家庭為中心理念之模式,強調專業人員與家庭成員間的合作,共同為兒童及其家庭設定符合其家庭所需的評估及服務計畫,過程中透過了解家庭作息來收集資訊,並且對於家庭的需求擬定相關的策略,嵌入家庭的作息生活,促進家庭成員能夠與專業人員合作,提升家庭在處理孩子問題時的能力。本篇的研究參與者為一名五歲自閉症兒童小琪與其家庭,小琪的社會溝通障礙、情緒與適應行為問題,造成了家庭的困擾。故本研究希望與小琪的家庭透過作息本位模式,了解家庭所關切的問題,並由實施過程增進家長與專業間共同合作的夥伴關係,進而改善家庭處理小琪的行為問題的能力,達到家庭增能。
方法: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探討實施作息本位介入於小琪家庭之成效。分兩階段:(1)收集資訊,針對家庭進行生態圖與作息訪談,晤談過程中可藉由作息了解家庭與小琪的互動與家庭的需求,並與家長共同討論目標方向,促進親師間的互動與合作。小琪各領域的發展則運用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診斷量表(CDIIT-DT)來評估,並透過療育會議讓家長了解小琪的特質與發展,與家長共同確定並具體化目標方向,訂立更明確的目標達成量表(GAS);(2)行動階段時,將目標策略依照家庭作息,擬定相關執行策略,並與家庭共同討論策略的執行方式,預計介入約3至6個月期間。並將製作日常作息的活動紀錄本,讓家長每天皆可觀察與紀錄執行情形,透過每週1次每次各30分鐘的物理與職能課程,共同和家長討論執行情形是否遇到問題,適時的修正策略方式,分別於3個月及6個月將重新檢視療育目標達成狀況。
結果:媽媽主要關切的問題分別為小琪攻擊行為、不會自己主動開關水壺喝水與洗澡、玩玩具無法等待與無法適時表達需求以及在外的特定怪異行為等,經專業人員與家長共同擬訂並將策略嵌入於生活作息中,每週在課堂中定期與家長討論檢視紀錄本及其家中問題;6個月後目標皆可達到預期成效,訪談時媽媽說小琪的攻擊行為減少,在問答回應問題時,也可立即回答、喝水部分雖需提醒但小琪已能自己開關水壺喝水、研究過程中媽媽也會嘗試其他策略來教導小琪洗澡;在CDIIT-DT結果發現測驗總分皆有進步,專業人員發現媽媽能更細微的觀察到小琪的情緒反應適時引導表達,且媽媽在家庭教養知能上能有更多積極的因應策略及適時正確的引導小琪。
結論:透過以家庭為中心的精神-實施作息本位模式使專業人員可以更了解家庭所關切的問題及優先目標,將策略安排納入生活作息中並引導家長執行,無形中為專業及家庭合作間奠定了默契,促進家長增能賦權(Empowerment)提升教養知能,更使兒童的行為能類化於自然情境中,這樣親師合作別具意義。
關鍵字:自閉症兒童、作息本位晤談、早期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