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跨專業合作團體介入治療促進自閉症兒童生活參與
Transdisciplinary group therapy for improve daily life 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謝明潔1、辜詠文2*
Hsieh Ming-Chieh1, Ku Yung-Wen2*
1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職能治療組、2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早期療育中心
1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sin-Chu Branch,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Occupational therapy,2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Hsin-Chu Branch,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Early Intervention Center
背景與目的:兒童透過參與日常生活達到全面發展,然而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影響兒童生活參與限制的因子不只是單一面向。透過跨專業團隊共同介入,更能夠全面處理兒童與家庭在參與上遇到的肢體動作、感覺輸入、心理情緒、行為問題、環境限制等適應困難。自閉症光譜疾患兒童的生活參與,受疾病症狀影響,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本研究針對自閉症兒童設計為期12週的活動,預計透過跨專業團體治療介入,提升兒童生活參與、協助家長增能。
在介入過程中,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邀請家長共同加入治療活動,治療師以支持和引導的態度,在團體中示範如何與兒童遊戲和互動,並說明教養技巧,以提升親職教養功能。雖然介入場所在醫院,但考量家庭自然情境中的環境支持與限制,設計的活動與使用的教具是家中隨手可得的玩具與媒材,家長在治療室中練習與兒童互動的技巧,並鼓勵在家中延續此遊戲與互動。
方法:由職能治療師與臨床心理師組成的跨專業團隊,針對三名4~5歲,具自閉症診斷但認知功能和特質相近之兒童,設計為期12週,每週一次,每次45分鐘團體治療活動,加上15分鐘與家長共同回饋與討論。每次治療活動皆邀請家長一同參與,並根據每次兒童的參與投入程度、家長的回饋,調整介入速度,以達團體目標與兒童個別目標。團體目標包含提升人際互動動機與技巧、促進口語溝通與分享、親職互動技巧,循序改善兒童的疾病特質、提升家長親職功能,促進生活參與。在每次活動中觀察兒童的參與和表現,評估是否達成當次任務,確認達成團體目標。在團體開始前分別與家長進行訪談,了解家庭最在意的困擾,針對每個兒童擬定個別目標,並使用加拿大職能表現量表的分數比較介入前後的成效。透過觀察家長在每次治療活動中與兒童互動的技巧與家長的回饋,確認家長是否增能。
結果:三名兒童皆完整參與12週跨專業團體活動介入,一名兒童達到團體目標後畢業,另兩名兒童持續接受治療。三名兒童在加拿大職能表現量表的表現分數與滿意度分數皆有不同程度的進步,顯示達到個別目標。活動中觀察到兩名家長在最後2週,從原本使用命令、責備、僵化的教學方式,轉變成獎勵、生動的表情、靈活的遊戲玩法,引起兒童的興趣,增進活動參與的投入程度。家長也給予回饋:「平常在生活中更知道兒童的想法,當情緒或問題行為出現時也更知道如何引導。」
結論:透過跨專業團隊合作,使用全人角度觀點,搭配以家庭為中心的核心概念,透過12週的團體治療活動,能夠提升兒童的生活參與度,並協助家長增能。
關鍵字: 跨專業團隊、團體治療、自閉症、兒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