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21屆 學齡前期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的健康體適能與自覺動作能力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Perceived Motor Competence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學齡前期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的健康體適能與自覺動作能力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nd Perceived Motor Competence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劉香吟1,2、陳麗秋1,3*

Hsiang-Yin Liu1,2, Li-Chiou Chen1,3*

1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2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技術科、3輔英科技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1 School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ysical Therapy, College of Medicin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2 Division of Physical Therapy, 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Taipei, Taiwan, 3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 Fooyin University, Kaohsiung, Taiwan

研究背景與目的:發展性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簡稱DCD)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較一般同齡兒童差,不僅限制其在日常活動參與以及學校課業表現,也會影響其體能或心理狀況的發展。過去的研究發現DCD兒童在學齡期的健康體適能和自覺動作能力的表現比一般發展兒童較差,但對於這些兒童在更早的學齡前期表現的了解則非常有限。本篇研究的目的是要探討學齡前期DCD兒童與一般發展兒童在健康體適能和自覺動作能力表現上的異同,並進一步分析學齡前期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健康體適能和自覺動作能力之間的關係。

方法:本研究使用幼兒發展協調問卷篩檢量表以及幼兒園老師與家長的反映初步篩檢出疑似有動作協調障礙的兒童,接著使用兒童動作評量測驗第二版確認兒童是否有動作協調障礙,共徵召了16位DCD兒童(年齡59.0±8.6個月,9位男孩),並且依性別與年紀配對徵召了16位的一般發展兒童。兒童的健康體適能評估包括身體質量指數、坐姿體前彎測試、立定跳遠、30秒與60秒仰臥起坐測試以及10公尺折返走測試。兒童的自覺動作能力則使用學前幼兒自我概念測驗中的自覺身體能力分項目進行評量。研究結果使用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t-test)來比較DCD兒童與一般發展兒童在健康體適能和自覺動作能力的差異,並以皮爾生相關係數(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來分析學齡前期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健康體適能和自覺動作能力間的關係。

結果:本研究結果發現學齡前期DCD兒童的健康體適能表現除了身體質量指數外都顯著較一般發展兒童差(所有p<0.05),自覺動作能力也較低(p<0.05)。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一般發展兒童的平衡技巧和仰臥起坐30秒/60秒表現呈現顯著中等強度正相關(r=0.547-0.581, p

結論:臨床人員在面對發展早期的DCD兒童時,除了動作協調能力,也應該注意兒童的健康體適能與自覺動作能力,以適時提供必要的全面介入計畫,方能避免DCD兒童進入負面健康的惡性循環。

關鍵字:發展性協調障礙、學齡前期、健康體適能、自覺動作能力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