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21屆 台灣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 Accident of developmental delay among children in Taiwan from 2000 to 2015: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study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台灣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

Accident of developmental delay among children in Taiwan from 2000 to 2015: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study

何立博1,2、李玉春1,3

Li-Po Ho 1,2, Yue-Chune Lee 1,3

1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2親愛社會工作師事務所、

3國立陽明大學跨專業長期照顧與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1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Policy,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aipei, Taiwan, 2Lovecare Social Service Agency, 3Master Program on Trans-disciplinary Long-Term Care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背景與目的:過去台灣已有少數有關發展遲緩兒童盛行率的研究,但是缺乏發生率的相關研究。由於盛行率會受到治癒和死亡的影響,而發生率是測量「新的」遲緩兒童的出現,可能是各種原因導致遲緩兒童人數增加或是或是早期療育推廣的成效,發現到原本的黑數,或是預防計畫實施的成效,導致遲緩兒童人數下降。本研究之目的為了解台灣發展遲緩兒童的發生率。

方法:在臨床上,第一時間確認兒童發展異常情形的就是醫療診斷,故本研究由ICD-9-CM編碼手冊列出遲緩與身心障礙兒童與相關之診斷碼之診斷碼,加上台灣0~6歲兒童接受復健時之主診斷碼,再採用德菲法專家效度檢驗,編制出「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兒童診斷ICD-9-CM碼清單」(84, CVI=0.83)。之後採用回溯性世代研究法(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利用台灣全民健保全人口資料庫進行次級資料分析(N=1,413,139~2,117,279, Sex Ratio=108-110),了解台灣遲緩兒童的發生率。

結果:台灣0~6歲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2000~2015年)為逐年升高自2000的的12.3‰2015年的26.2‰(如圖一),但是自2010年開始已經有平緩降低趨勢,男性發生率較女性為高約6‰~11‰

 

 

  圖一、台灣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2000~2015年) 單位:

結論:運用本研究編制的「發展遲緩與身心障礙兒童診斷ICD-9-cm碼清單」,結合使用全民健保的全人口資料庫,可以得到台灣0~6歲發展遲緩兒童發生率(2000~2015年)為12.3‰~26.2‰

                                    

關鍵字:發展遲緩( developmental delay)、發生率(Incident rate)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