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23屆 應用以作息為本位模式於學前特教班親師溝通之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應用以作息為本位模式於學前特教班親師溝通之研究
A Cast Study of Useing Routine-Based Model to Improve
Teacher-Parent Communic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Classroom

 

劉彥吟1*、孫世恆2
Yan-yin Liu1*, Shih-Heng Sun2

 

1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1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ly Interven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應用以作息為本位模式對於學前特教班親師溝通的影響,研究者本身是學前集中式特教班教師,希望透過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幫助自己更深入瞭解學生家庭,陪伴家長執行IEP目標時能夠提升家長參與度,彼此成為更好的合作夥伴,提升家長的主導權,讓家長能夠善用優勢能力及家庭資源,與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品質,陪伴孩子成長。

 

方法: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case study),旨在探討由集中式特教班教師應用以作息為本位的方法與學生家長進行親師溝通互動的過程,研究歷程透過實際應用RBI模式於親師溝通,教師嘗試先改變自我態度及溝通方式,發現媽媽的思維與行動也開始改變,而同時孩子的行為反應、其他家庭成員的合作態度也會跟著轉變,給予媽媽正向的回饋,研究後期更使整體家庭氛圍朝向較為正向積極樂觀的方向邁進;新學期持續保持良好的親師溝通關係,更為主動積極的分享家庭生活、參與教育方案的執行、討論、修正與調整。

 

結果:經過RBI訪談深入收集家庭訊息後撰寫作息本位報告書,每一周進行依照下一步表格內容進行一次的訪談,因為疫情的因素研究改為線上視訊訪談,家長的態度從消極應對,把孩子行為原因歸因為兄弟彼此討厭,沒有辦法改變,開始嘗試老師建議的方法,實作成功之後心情喜悅,每一週訪談讓家長選擇當天想要談論的目標,協助家長找到自己的優勢能力,了解孩子行為原因,陸續解決一些的困擾事件之後,家長的回饋與主動積極度提高許多,也會在會議中嶄露笑顏,研究後期主動提出新學期想要進行的IEP目標,開學後也樂於分享家庭日常生活以及配合老師一起執行IEP目標,觀察分享孩子的進步與改變。

 

結論:第一,應用以作息為本位有助於提升親師溝通及促進家長參與;第二:應用以作息為本位能使班級導師協助家長轉換一部分合適的IEP目標到家庭落實執行;第三:應用以作息為本位模式有助於教師期初擬定IEP目標及課程規劃,以及日後家長參與給予具體在家執行回饋後,視情況進行目標及課程的調整。

 

關鍵字:以作息為本位、學前集中式特教班、親師溝通、家長參與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