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一位粗大動作功能分類層級三的六歲腦性麻痺男童,經連續性跑步機介入後行走功能成效:個案報告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Treadmill Intervention on Walking Ability in A 6-Year-Old Boy with Cerebral Palsy, GMFCS level III: Case Report
陳敬謀1、何郁文2* Ching-Mou Chen1, Yu-Wen Ho2*
1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2臺大醫院復健部物理治療技術科 1School and Graduate Institute of Physical Therap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背景與目的:多數腦性麻痺兒童在粗大動作能力(capacity)上會受到限制,尤其在行走能力方面。粗大動作在一定年齡會達到高原期(plateau period),然而行走功能卻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Erich et al., 2018)。以粗大動作功能分類層級三(GMFCS level III)為例,平均在3.7歲時粗大動作能力已達到高原期(Rosenbaum et al, 2002) ,但在行走能力上,6-12歲時原本可獨立使用助行器或輪椅移動,進入12-18歲時部分兒童則會開始依賴電動輪椅。一旦行走能力下降,兒童未來就學在學校的參與及社交上也會受到影響(Keawutan et al., 2018)。行走功能退化的原因包含每公斤體重的肌力降低(David et al., 2015)及行走耐力下降(Fiss et al., 2019),腦性麻痺兒童在6分鐘行走測試中,行走耐力會隨年齡增加,並在一定年紀達到高原期,然而在低於百分等級50的族群中,行走耐力在12歲之後反而有下降的趨勢,因此針對6歲即將進入小學、GMFCS level III的腦性麻痺個案,行走能力的訓練(包含速度及耐力)將會是物理治療介入的重點,並促進其入小學後的參與表現。在腦性麻痺兒童介入系統性回顧中,針對行走速度及耐力成效,跑步機訓練及部分體重支持的跑步機訓練為目前證據等級最高的介入方式(Novak et al., 2020)。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針對一名即將入小學GMFCS level III 的6歲腦性麻痺兒童,在入學前4個月增加連續性跑步機及下肢肌力訓練後,個案在行走能力上的差異。
方法:個案為一名GMFCS level III且合併有癲癇的6歲腦性麻痺男童,評估項目為10公尺行走速度(10MWT)、六分鐘行走測驗(6MWT)與粗動作功能評估量表(GMFM-66),分別於介入第一天及介入後四個月評估其成效。介入頻率包含一週一次門診物理治療及一週3-5次居家跑步機及肌力訓練,每次介入時間1小時。介入內容為下肢伸展(大腿後側肌群、髖關節內收肌及小腿後側肌)、肌力/骨盆穩定的訓練(單腳橋式、蚌式及踏步機)以及行走訓練。行走訓練以跑步機訓練為主,並使用懸吊系統維持軀幹直立的姿勢,向前行走速度為0.6-0.7mph,時間20分鐘,向後行走速度為0.3mph,時間5分鐘,行走過程中治療師會給予骨盆穩定支持及步態訓練。居家訓練內容與治療室一致,並增加週末使用後拉式助行器戶外行走練習,一週2次,一次至少30分鐘。
結果:連續四個月的介入後,個案在粗大動作功能維持,介入前後GMFM-66分數均落在53.6分(接近百分等級50的GMFCS level III的常模)。行走能力輕微下降,10公尺行走速度從0.77m/s至0.71m/s,步長從37cm增加至38.46cm,步頻從120step/min至111.43step/min;6分鐘行走測驗由175m退步至166m(皆接近百分等級50的GMFCS level III的常模)。然而在生活情境參與有明顯改善,由原本只能戶外行走20分鐘以內進步到30分鐘之內可以獨立使用後拉式助行器在戶外連續行走約1公里,在家也可維持固定每天15-20分鐘的跑步機運動。介入四個月中有癲癇發作至少3次以上,目前仍在藥物治療中。
結論:整體而言,在四個月連續性跑步機介入後,本研究中個案在粗大動作功能維持,行走速度及耐力表現上雖無顯著進步,對照GMFCS level III的腦性麻痺兒童仍維持近百分等級50的程度,可能與癲癇尚未穩定控制有關。但在生活情境參與有明顯進步且達成與家人一起在戶外散步超過30分鐘的目標,並維持每日適當的運動習慣。因此在臨床上對於即將入小學的GMFCS level III且具有部分行走能力的個案,加強行走能力的訓練,可以維持甚至促進行走速度及耐力,進而增加跟家人以及在學校的活動參與。
關鍵字:腦性麻痺、行走能力、跑步機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