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語言治療介入先天性食道閉鎖幼兒之個案研究 A Case Report of Language and Speech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林學民 Hsveh-Min Lin
屏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ing-Tung Christian Hospital, Pingtung City
研究背景及目的:臨床顯示新生兒先天性食道閉鎖及氣管食道廔管問題,是新生兒嚴重急症之一,目前臨床上的發生率大約每1/3000,大多發生在早產兒或是體重過輕的新生兒,此病症通常無法由外觀發現個體的異常狀況,會在出生後不久就發生呼吸困難和發紺的現象,合併有吸入性肺炎的問題,因此需要細心的醫護人員詳細檢查後才能發現,醫療上的處置可能需要做氣切管及胃造口的置入,才能有效維持生命的延續,因此個體會缺乏由口進食的經驗,造成口腔機能、吞嚥機能及口腔過度敏感的問題。因此本研究主要是探討,語言治療的介入策略,如何促進先天性食道閉鎖個案的進食能力。
方法:本個案目前是2歲11個月的幼兒,出生史無早產,但體重不足約2400克左右,患有先天性食道閉鎖,個案於111年5月開始介入語言治療,在初次的評估及訪談後,發現個案有氣切口、胃造口及食道的修補手術,修補手術是利用一段小腸移植到缺損的部位,語言的表現方面,因為氣切管有發聲閥的裝置所以可以由口發聲,有簡單的口語互動,可以理解一般的語句或是指令。吞嚥進食方面,大部分的進食方式仍需仰賴胃造口的管灌,加上未曾建立由口進食的習慣,個案也只願意由口利用奶瓶進食部分開水,無法也不願意由口進食副食品或其他食物,顯示個案的吞嚥能力無異常,但對於食物的味道及質地會明顯的排斥,甚至過度敏感或做噁的狀況,因此進食問題是目前家長比較在意的部分。個案治療的時段是下午3點,是可以稍微再進食的ㄧ個時段,為避免個案過度依賴家長,會請家長在治療室外面等待,於每次治療完成後,治療師會明確詳實的將治療狀況告知家長。治療的步驟會先按摩個案的肢體,由肢體遠端至口腔外部,在利用棉棒觸壓嘴唇及口腔。同時準備小饅頭餅乾加入少許開水並增稠後,製成餅乾泥利用壓舌板練習由口進食,同時給予玩具或拼圖轉移個案的注意力。經由持續4個月共12次的治療,個案已經較可接受棉棒的直接觸壓,也可以稍為允許將餅乾泥塗在嘴唇上,個案也會開口將塗在嘴唇上的餅乾泥舔進嘴巴並吞嚥,做噁的狀況也顯著減少,雖然個案仍不太願意主動開口進食,但將嘴唇上的食物主動進食的頻率增加了。因此語言治療利用減敏感的刺激及進食訓練下,增進了個案嘗試由口願意進食的動機,並且接受不同質地和味道的食物經過口腔完成吞嚥的動作,希望治療的介入可以改變進食的路徑,除了增加進食的樂趣也可以獲得成長所需的營養。
結論:在臨床上如果遇到進食困難的個案,語言治療的訓練會嘗試促進口腔感覺的正常化,搭配口腔動作及吞嚥機能的訓練,並輔以正向行為的支持,讓個案更願意由口進食不同質地和味道的食物,更呼籲照顧者需要每天執行治療師授予的技巧,並一同共食來增加孩子對於食物的接受度。
關鍵字:食道閉鎖、語言治療、口腔過度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