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case study of dance playing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s anger expression 李絢芬 Lee hsun-Fen / 舞蹈教師 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 台北市復興小學 The First Social Welfare Fonmdation / Fu Hsing primary school
一、前言 人類情緒的來源有二:一是從自身覺知;二是外在刺激,而情緒表達方式雖因人而異,但是個人身體姿態的表現會影射其內心情感。在人類的七情六慾中生氣是人們的基本情緒,而生氣表達是有效改變情境的潛在資源,它提供學習溝通負向感受與表達意見的機會,有助於個體掌控並調整不平衡的關係(徐大偉,民88)。當兒童生氣的情緒產生時,我們不能指望她停止或忘記生氣這種感覺,而是要教導她學習控制表現此種感覺的行為(黃志成、王淑芬,民84)。徐大偉(民88)提出生氣情緒主要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與人際關係。同時研究者從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自閉症兒童缺乏對生氣情緒的表達與辨識生氣現象,進而自我控制的能力會影響其社交行為、人際關係、攻擊行為甚至自傷等行為問題。因此研究者運用舞蹈遊戲治療:一種透過舞蹈動作與融合遊戲為媒介的肢體活動,進行探討一位自閉症兒童生氣情緒表達方式在經過治療課程後的改變情形。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歷程區分為二,第一階段是每週一次,每次90分鐘,總計12次舞蹈遊戲的團體治療課程〈10個人均為自閉症兒童〉,主要活動內容:1.暖身(warm up)、2.你是誰---、3.心情猜猜猜、4.力量傳遞遊戲、5.跳躍遊戲、6.肢體節奏、7.律動發音等。第二階段為每週一次,每次60分鐘,總計12次舞蹈遊戲的個別治療課程,研究者參考Novaco(1977、1979)的「生氣管理訓練」之內涵與技巧為理論基礎編訂內容:1.身體覺察(body awareness)、2.呼呼吹;呼呼吸、3.變臉、4.角色扮演遊戲、5.肢體想像遊戲、6.大聲公與小聲婆等。 本文研究方法以半結構性觀察紀錄表與家長、導師的訪談及參閱徐大偉於民國88編定的「國小學生生氣表達量表」為資料蒐集工具,而研究對象個案A為女性,生理年齡11歲5個月,就讀**國小五年級普通班,領有中度自閉症殘障手冊,其主要生氣表達現象有:1.不順其意時就會生氣,全身肌肉緊繃並持續大聲尖叫(令所有人聽之卻步的分貝)、2.嗚咽哭泣(但並無眼淚流下)且有打頭的自傷行為、3.一直口述及搓揉身體說其被蚊子咬了來逃避問題、4.拒絕他人的安撫策略(如語言安慰、肢體接觸)而跑到角落躲起來、5.非常生氣時臉部卻無激動的表情,但會推人。 三、研究結果 第一階段治療課程: 1.當個案A生氣時,大聲尖叫的時間變短與不再亂扔東西,但尖叫音貝仍舊尖銳高亢。 2.個案A開始願意接受研究者與其他同儕的肢體安撫、口語安慰,有助改善其對生氣情緒的控制。 3.個案A生氣時會減少打頭的次數,漸漸轉移用跺腳來表達其怒氣,同時開始學習對自傷行為之控制。 第二階段治療課程: 1.個案A能開始自我覺察生氣情緒同時進行自我控制,個案A在生氣時的尖叫聲量開始變弱、次數減少,甚至在大叫1-2聲後會隨即告誡自己不可以尖叫。 2.個案A會開始運用口語敘述自己生氣、傷心、高興等心情,例如:發生讓她生氣的事件時,她會一直向周遭人說「A**在生氣」、「A**不可以生氣」,同時減少生氣時的尖叫次數。甚至在說「A**很傷心」、「自己哭了」的時候會真的流下眼淚,個案對自我情緒的表達能力已逐漸提昇。 3.個案A開始願意接受改變某些固執行為,例如不再以搓揉身體說被蚊子叮來表達厭煩或生氣跡象、會運用新的肢體動作來表達生氣情緒、臉部開始產生豐富的表情等,同時建立願意嘗試新行為的自信心。 此外本研究有一項額外的研究發現,由於研究者第二階段個別治療課程是在個案A就讀的國小進行,同時研究者在課程設計之前,經過2週事先觀察個案A與班上同學的互動情形,再訪談教師其在生氣事件的表達方式,了解個案在學校環境的情緒表達現象。當治療課程結束後,個案A的部分班級同學對研究者表示,他們開始慢慢了解個案A的溝通意圖,當她有生氣現象時,同學不會再以息事寧人或因害怕而一眛縱容的態度逃避,反而會開始安慰她或規勸她,開始建立彼此良好的人際關係。 四、結論與建議 當自閉症兒童能了解自我情緒的差異時,方能開始學習控制情緒起伏的能力。雖然個案在對生氣情緒的自我控制已漸入佳境,但是要了解與正確表現人類情緒真的是一門深奧學問,是無法預估其潛能。 在舞蹈遊戲治療課程中,兒童可獲得紓發生氣情緒的管道,同時對學習情緒掌控與表達亦有顯著成效,所以「表達身體的訊息」為自閉症兒童需要學習的技巧,而「頃聽身體的訊息」則是其週遭人們應開始關注之焦點,因為當外在肢體表達與內在情緒顯現相連貫之際,必能為其建立良好人際溝通的橋樑。 然而生氣情緒只是人類的七情六慾之一,由於國內相關研究著墨不多,本文屬於一種初探性研究,同時治療的課程主要針對個案的需求,因此建議在未來的研究能從自閉症兒童或其他特殊兒童為對象,以其他情緒現象為變項,作更深入探討舞蹈治療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