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四屆 巡迴式發展遲緩兒童評估服務之南投經驗分享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touring-based model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 in Nan-Tou
郭煌宗、蔡明瑀、潘雨辰、鄧玲玲*、陳順隆*、連婅妢、翁士恆、蔡政道、林聖興、李欣靜、陳瑞柏
Hung-Tsung Kuo, Ming-Yu Tsai, Yu-Chen Pan, Ling-Ling Deng, Shun-Jung Chen, Ju-Fen Lian, Shi-Heng Weng, Zheng-Dao Tsai, Seng-Xing Lin, Shing-Jing Lee, and Yui-Bo Chen.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暨醫學系、南投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暨個管中心


 

前言

從民國八十二年開始,政府便開始積極推動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希望幫助可能或已經確定是特殊兒童或是遲緩兒童藉由提早的醫療、教育等介入而更適應未來的生活(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 童基金會,民89)。目前我國對於發展遲緩兒童的服務體系包含發現、通報轉介、評估、療育等,而聯合評估中心提供在認知、生理、語言溝通、心理社會、生活 社會、生活自理等發展有異常或有異常之虞的零至六歲兒童評估的服務。從民國八十六年起,衛生署開始在各醫院成立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至今年止,聯合 評估中心已經成長至22家,已接近每一縣市都有一家評估中心設置,其目的就是希望發展遲緩兒童能得到就地評估的便利性。但由於醫療的資源關係,目前仍有4 個縣市無法在當地成立聯合評估中心。

本院服務發展遲緩兒童評估工作在承接聯合評估中心之前便開始進行,有幸在民國90年承衛生署委託在南投地區進行發展遲緩兒童之評估工作,由於區域環境之特 異性,使得南投個案的就醫便利性,不像其他縣市那樣方便,雖然在民國89年本中心發展遲緩兒童個案的服務量雖已有385人,但來自南投地區的個案量僅30 人(佔7%)。故在承接評估中心業務之後,開始與通報轉中心合作,除了中心式的評估模式外,更以當地巡迴式進行發展遲緩兒童評估的服務一方面增加當地發展 遲緩兒童評估的認識,一方面主動積極服務低社經有就醫困難的個案。當地巡迴式服務至今已進行第三個年度,使得本中心目前服務超過三百人次居住地區為南投之 個案,其中有272人以巡迴式模式進行服務。


方法:
當地巡迴式服務,係指醫療專業人員離開醫院,至當地與有需要之病患進行服務。本院雖地處於台中,卻經由與當地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暨個管中心合作,形成專業評估團隊,進行南投當地巡迴式評估服務網路。
其實施方式流程如下:
(1) 通報轉介中心負責進行篩選及家庭功能評估之工作;評估中心則提供相關醫療專業至當地評估。
(2) 地點:目前已在南投市(南投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中心)、水里(鄉托兒所)及埔里(殘障福利大樓)有固定評估之地點,可進行醫師之檢查和諮詢及心理衡鑑與會談,增加個案在就醫上之便利性。
(3) 頻率:當地巡迴診療每個月進行一個工作天:當地巡迴式臨床心理衡鑑(發展衡鑑)工作於90年每月三個工作天,增加至每週一天(每週三),前往南投當地進行服務疑似發展或確定發展遲緩之兒童。
(4) 服務內容包含:
A.醫師當地診療
a.南投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中心傳真需要醫師諮詢之名單,並與個案管理員確定醫師診療之時間及地點。
b.診療時,由個案管理員準備每個個案之醫師諮詢單、心師簡評意見單及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評估轉介單,以利醫師進行診察。

B.臨床心理師當地衡鑑及諮詢
a.篩檢:南投縣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中心社工圶主動發現或經通報發現疑似或確定發展遲緩兒童後,請家長、老師或社工員現場填寫CCDI。
b.利用計分結果或其他因素(專家意見或需求)判斷個案需要正式衡鑑或諮詢。
c.由社工員協助心理師至當地地點進行心理衡鑑或諮詢。

C.單一窗口報到
對於需要到醫院檢查之個案並在就醫上採單一窗口之方式,事前安排在同一天進行相關檢查或評量,減少南投個案兒童就醫之次數。評估中心之個案管理員亦提供有需要家長就醫陪同的服務,例如:協助各項醫院檢查及資料填寫。


(5) 在個案完成完整評估前,固定每週以簡評建議單回覆通報轉介中心,以利社工員對於個案評估後有初步的安置建議。
本篇採用回顧的方式,進行90年至91年當地巡迴式服務個案的數據分析,希望提供另一種發展遲緩兒童的服務模式的經驗分享。


結果:
表一、89-91年就醫個案量總計
attachments/200905/8495637095.jpg

表二、90-91年評估中心服務種類人次
attachments/200905/8611619715.jpg


(1)從表一我們可以發現,南投地區發展遲緩兒童的服務量從89年度30人,佔中心服務量之百分之七,穩定持續的增加,在90年至91年度皆佔本中心評估服務人數的四分之一(29.5%、21.3%)。(表一)
(2)在個案來源上,大部分之個案仍來自於自行就醫,但就南投地區個案而言,將近70%來自通報轉介轉介就醫。且經由巡迴式評估之個案診斷為確定遲緩之比率為96%。
(3)從90年到91年這兩年來,共服務334人次,其中包含醫師諮詢194人次、心理衡鑑共204人、心理諮詢20位,單一窗口排檢共189個檢查次。
(4)其中包含就醫困難、家境貧困之發展遲緩兒童個案,共90人(33%,N=272)在進行當地巡迴服務後,仍無能力至醫院完成進一步之相關理學檢查。但有28位(31%)個案在通報轉介及個案中心的服務下已進行相關療育的工作。
(5)在沒有能力進一步回醫院完成評估的個案中,我們發現其中只有8位評估結果為正常、12位為懷疑遲緩、24位為輕度遲緩、51位為中度以上的遲緩。進一步的分析,更可以發現在主要照顧者方面,有5位為外籍新娘、9位為祖父母。
(6)巡迴式服務個案居住區域包含,南投區:95人次、民間區:24人次、草屯、中寮區:40人次、埔里、國姓、魚池、仁愛區:57人次、信義、水里、集集區:42人次、竹山、鹿谷區:14人次。共計404次服務次數。


結論:
由 上述的結果,我們可以發現透過積極與當地通報轉介暨個管中心合作,利用分工的方式,不但可以減少雙方的成本,並增加評估中心服務發展遲緩兒童的彈性。巡迴 式的服務,更可以使得評估中心與通報轉介中心有更緊密的互動,進而增加彼此的信任。對於居住在偏遠地區及家庭困難的個案更可降低其就醫的不便,增加其就醫 評估的動機。雖然我們以此一方式嘗試降低就醫的困難度,但仍有32%的個案無法完成完整的評估。在遲緩兒童的相關文獻中,不斷地提到環境因素在兒童發展的 促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在早期療育的服務上,如何更積極的幫助這一群弱勢的家庭,使這些兒童擁有更平等的起跑點,是我們進一步要去努力的。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