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論文大會 報導
趙美媛1*、鄭伊彤1、宋松遠1、許瑜真2、吳夢如2
Mei-Yuan Chao1*, Yi-Tung Cheng1, Sung-Sung Yuan1, Yu-Chen Hus2, Meng-Ru Wu2
1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復健科 2為恭醫療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Wei-Gong Memorial Hospital 2Children Development Center, Wei-Gong Memorial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早期療育提供6歲以下疑似或確診發展遲緩兒童及家庭,透過醫療照護、教育及社會福利等介入,以促進兒童發展及提升家庭功能為宗旨,幫助發展遲緩兒童的家庭能盡早獲得支持。然而,對居住於偏鄉地區且有早療需求的家庭而言,不管在醫療復健、特殊教育、輔具需求或早療資源連結相對較為困難。因此,本研究將與偏鄉地區個案管理中心合作,連結在地社區資源尋找合適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場域,讓偏鄉地區之疑似發展遲緩的家庭,提高參加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的意願度,並透過早療團隊的介入讓家長更加重視孩子的發展,並協助家庭後續資源連結服務。
方法:本院位於山海線交接之區域教學醫院並附設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早療專業團隊每年會到偏鄉地區如苗栗縣南庄鄉、三灣鄉、通霄鎮及苑裡鎮等山海線地區,提供不便外出但有疑似發展遲緩兒童之家庭,透過個管中心之社工進行家訪了解家庭概況及需求後,安排兒童發展聯評團隊至社區活動中心、幼兒園、或托育資源中心等場地進行評估,讓有疑似發展遲緩的家庭不需舟車勞頓就能到居家附近的公共場所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不僅提升家長的參與意願,更能動用社區鄰里資源推廣早期療育的重要性,以利連結後續的資源提供。參與兒童發展聯合評估團隊之成員包含兒童心智科及復健科醫師們、臨床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會工作師及個案管理師等,評估當天以闖關的方式進行評估。為了讓家庭能順利完成跑關全程將由一名個管師或社工師陪同協助家庭,評估後專業人員會當場說明評估結果及提供衛教建議。並於評估後四至六周內給予家長完整的綜合報告書,社工師再依照發展遲緩家庭的需求,協助家庭連結在地醫療、教育及社政資源服務。本院每年下鄉評估服務約有四場次,每場次約服務8組家庭,為了配合家長及孩童假日出席率較高,活動安排以周六上午為主。活動流程包含一、事前準備:確認名單、場地安排、聯繫家長、提醒需攜帶物品、活動前通知;二、活動當天:各職別場地分配、動線規劃、報到流程、安排闖關、場地恢復等;三、活動後:專業間個案討論、完成報告撰寫,連結資源提供後續療育服務等。
結果:本次下鄉評估服務地區為苗栗縣苑裡鎮,活動前夕原訂評估場地因停電改至鎮立幼兒園進行。活動當天原本有8組家庭參與,但有1名孩子因生病臨時取消,老師當場再聯繫1名家庭參與,因此,本次共收8名個案,女童(63%)佔較多,平均生理年齡為37個月,主要照顧者為父母(63%)為主,次為隔代教養(25%)。評估結果發現精細動作障礙(75%)佔大多數,其次為語言理解(50%)及表達障礙(50%)以及粗大動作發展障礙(38%)。其中大部分家庭都有經過學校或衛生所發展篩檢落網後,再進一步透過此次評估確認為發展遲緩兒童。而結果顯示大部分家庭屬於經濟弱勢、環境刺激不足、照顧者親職教養技巧不佳、孩子重度使用3C產品等。並且家長認為就算孩子有早療需求,但因當地醫療資源較為匱乏及家中人力不足等因素,大多還是期待專業人員提供到宅或據點式療育服務。
結論:偏鄉地區的早療資源雖然有限,但是透過在地社區服務據點,並與相關醫療單位合作,定期舉辦兒童發展篩檢服務及推廣早期療育的重要性,將有助於讓早療服務在地化,幫助發展遲緩家庭及早獲得介入與支持。
關鍵字:早期療育、發展遲緩、兒童、資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