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parental attitude to the developmental prognosis and parental stress 李欣靜、郭煌宗、蔡明瑀、陳瑞柏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發展與行為科
壹、研究背景與目的 在一些國外相關的研究均顯示家中有發展障礙兒童的父母親在擔任親職角色時面臨的壓力均較一般正常兒童家長高。造成家長的親職壓力的來源,根據 Abidin(1976)的研究,可以區分為父母因素及兒童因素。在Hasting(1995)的親職模式中也強調父母、兒童及父母與兒童的相互行為,會 影響著父母的親職行為及壓力。本研究的目的在檢驗父母對於兒童發展狀況的感受與其親職壓力的關係,特別是對於兒童發展狀況陳述上較為樂觀的家長,其親職壓 力的表現是否較表現無助的家長低? 貳、文獻探討 親職壓力的意義為,父母在履行角色時,受到個人本身之人格特質、親子互動關係不良、子女特質及家庭情境因素的影響而感受的壓力稱之。 Hasting根據Oliver在1995年時提出一個親職關係的模型並且修正出一個簡單的親職行為、發展障礙兒童行為問題及親職壓力的互動模式,此模式強調孩子及父母行為是相互影響的,也就是說孩子的發展會受到父母的行為而影響。根據這個模式,有三個主要的部分,包括(1)發展有問題兒童的行為及親職壓力的關係,(2)親職壓力及親職行為,(3)親職行為及發展障礙兒童的行為。 大多的研究(e.g.,Baxter,Cummins & Yiolitis,2000 ;Blacher,Shapiro,Lopez,Diaz & Fusco,1997)都直接或間接的指出這三者間是有相互的影響,例如:Witkins在1988年時發現孩子障礙的嚴重程度會影響父母親婚姻狀態的品 質。羅國英(2000)研究發現在履行父母角色時是否勝任愉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子女的表現、工作與親職角色的衝突等,對於父母親都將會是造成親職的 壓力來源。
在1976年設計親職壓力量表時,便以親職失能的理論架構為基礎(圖一)。而造成親職壓力與親職失能的原因,有父母特質、兒童特質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情境因素。情境因素分為四點:1.與配偶的關係(Relationship to spouse);2.父母擁有的社會支持(Social Support);3.父母親的健康狀況(Parental Health);4.親職角色所帶來的限制(Restrictions of Role)。 配偶關係主要評估配偶在情緒上和生理上對促進親職角色功能上的支持,也同時測量親職的衝突關係。社會支持在測量父母社會孤立程度或在親職角色上的社會支持 程度。父母親健康狀況在評估父母親的身體健康狀況對於滿足親職需求的影響。親職角色造成的限制,指親職角色對於父母親的個人自由和其他生活角色的限制,最 主要在測量親職角色的負面影響。 親職壓力量表中父母的憂鬱和親職能力因素兩個因素與親職角色是相關的,而這兩個因素是直接影響親職壓力的程度,而且對親職角色投入因素也有影響。憂鬱因素 是評估父母對子女情緒上的需要受到阻礙以及體力上能夠配合的程度。親職角色投入因素指在評估父母投入親職角色的本質,希望也能測得父母達成親職角色的動機 程度。(摘自親職壓力量表指導手冊,翁毓秀) 綜合以上的文獻得知,父母親本身的狀況、親子之間互相的互動關係及孩子的發展,似乎會影響到父母親在親職壓力上的表現,因此特別針對這幾個重點,做了以下的初步研究及探討。
圖一 親職壓力模式(引自Abidin ,1976)
參、研究方法 當疑似或確定為發展遲緩的兒童進行評估時,另由一位專職的研究人員與主要照顧者(通常為母親)進行約30分鐘的訪談。並邀請受訪家長填寫由心理出版社出版 之「親職壓力量表」共113題,以評估家長在親職壓力的得分。利用統計分析將父母的感受與親職壓力的得分進行T考驗比較兩者的一致性。 肆、結果 共 有30位家長參與並完成訪談及問卷的填寫。27位為母親,3位為父親,其中有18位家長對於孩子的發展有正向樂觀的看法;12位家長對於孩子的發展狀況覺 得無助(如表一)。正向樂觀組家長在親職壓力量表的平均分數為274.5+38.21(百分等級為77),最高得分為333,最低得分為196。負向無助 組家長在量表的平均分數為279.0 +31.85(百分等級為80),最高得分為320,最低得分為229(如表二)。結果發現正向樂觀組與負向無助組的家長在親職壓力的分數,兩者並無達到 顯著差異(t=-0.350,p>0.05)。
表一、父母態度與親職壓力分數之平均數差異檢定
表二、受訪家長親職壓力分數 伍、結論 根據以上的結果發現父母報告兒童發展狀況的感受與親職壓力的高低並未有一致的表現。也就是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對於其兒童發展狀況樂觀或無助,對於其在勝任 親職時所成承受的壓力,無直接的相關。兒童發展能力上的進步,對於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所面臨的壓力並不會因為兒童在發展上的進步而所不同。故在進行發展遲 緩兒童家庭服務工作時,除了增加發展遲緩的兒童能力外,也應注重到其他可能影響家長面臨親職的壓力源。相關造成發展遲緩兒童親職壓力的因素,是在以後研究 可以進一步探討的。 本研究由於個案數較不足,初步結果僅供參考,在未來的研究應再增加個案量,或進一步分類主要照顧者之身份等變項。
附錄: 訪談內容包括: 1.到目前為止你對孩子問題的認識是?(提示:孩子第一次看門診是,因為家長發現孩子有什麼發展上的問題,並且做了什麼樣的生理檢查,其檢查結果為 何。),2.對於孩子目前的發展狀況,您的感覺是什麼?(提示:對孩子的發展歷程是充滿希望還是無力。),3.對於孩子目前需要的教養方式與內容是否都明 白?或能掌握?4.在帶孩子時,有遇到那些困難?(提示:家庭成員的關係、教養方法、療育尋求、經濟等。),5.遇到困難,您曾經怎麼辦?(提示:用什麼 方法或接受什麼服務。),6.請問您的孩子目前在那些地方進行療育?(包括地點及療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