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工作單位:婦幼醫院早療評估中心 姓名:曾佩菁
壹、研究緣起
曾與一位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化名小力)共同閱讀時,驚訝於他的識字能力,一個幼稚園大班的孩子,居然可以獨立念聖經、大悲咒,而且還是沒有注音標示的文字,這真是很好的能力!宋維村(民72)也提出約有四分之一自閉症兒童有極佳的識字能力,常常在3、4歲了解百個國字;可是在陪小力閱讀時,卻是遇到很大的困難,小力可以流暢的說出故事中的每一個字,但是他卻無法對故事情節做比較清楚的描述,例如:小力說:「嗯 嗯 他在走路,嗯 嗯 他踩到狗屋耶!你看!房子倒了耶,房子不一樣了,嘿嘿,好好笑」。在這樣的描述情形下,讓我想再加強他在故事書閱讀情境下的能力表現,而我究竟應該加強哪方面的閱讀能力呢?小力他喜歡閱讀故事書,他的投入程度蠻不錯的,他可以自己翻閱、而且自己可以獨立閱讀故事書上的字並且大聲的朗誦出來,甚至他還會問我問題呢!例如:他會問我什麼是「費盡千辛萬苦」?「什麼是拿手戲」?小力在故事書閱讀情境下,他的字彙使用層次有明顯的不同,可是請他描述故事的情節時,他卻有明顯的排斥,他不准我把故事書中的字遮住,還會把我的手扳開,他只想要按照書中的字彙來念給我聽!除此之外,他與三歲的弟弟一起閱讀故事書時,弟弟可以很流暢的描述故事書的內容及圖畫,相對於小力就明顯的窒礙難行,因為小力獨立描述故事內容時,他的頭腦似乎呈現空白,無法像弟弟一樣很快地使用詞彙及句子描述故事內容,總是會停頓一陣子,不高興地要求我把手拿開,只想要按照書中的字唸出來;基於小力喜歡閱讀故事書,所以收集了一些文獻資料,試圖從有關閱讀故事的相關文獻中,找出具體方法來提昇自閉症兒童的語言能力。 貳、研究方法及問題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中個案探討的方式進行,在成人的鷹架行為及重述故事活動進行後,使用Morrow(1988)的故事要素評分表及逐字稿紀錄來分析兒童描述故事要素的情形為何?並且在閱讀情境進行之後,寫下研究者的自我教學省思,以對自我教學有更多成長的反思。以下是此研究的目的及問題: 研究問題: 1.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在「重述故事閱讀活動」的情境下,兒童描述故事的要素為何? 2. 研究者在「重述故事閱讀活動」的情境下,教學歷程中的反思為何? 参、名詞解釋 1.高功能自閉症:定義如下「高功能自閉症是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一類。在社會關係及溝通方面有輕微的異常或發展障礙,且會有重複性的行為。這些非正常的功能會在三歲以前表現出來,在家庭、學校、職業或社會功能方面會有一些困難」(Tsai,1992)。依據ICD-10標準化個別智力測驗之語言理解、表達之得分,如果在八歲以下者須不低於平均數以下一個標準差;在八歲或八歲以上者不低於平均數以下二個標準差。 2.鷹架行為:猶如建築工地使用的鷹架一般,兒童則積極的建構他自己,而且強調成人在兒童最適發展區中的語言支持,以促進語言與認知學習的發展(Berk & Winsler,1995,谷瑞勉譯,民88)。此研究的鷹架行為指的是活動、重複閱讀、成人提問、手指偶、學習單、改編兒童的話及製作兒童有興趣的故事書。 3.故事要素:主要是指故事中的背景(時間、地點、人物)、主題(故事的主要事件)、情節片段(主要事件的詳細情節)及解決的內容(故事內容中問題的解決)。 4.Morrow(1988)故事要素評分表(sense of story structure):主要分析且評分兒童描述故事內容的情形為何並以數字呈現。(附錄五) 5.Westby(1989)重述故事能力發展表:此發展表整理出2-16歲兒童故事要素的發展歷程。(附錄六) 肆、資料分析 attachments/200905/5250807373.jpg 伍、活動實施流程圖 attachments/200905/2128116225.jpg 陸、重述故事時間表 attachments/200905/4117111206.jpg 柒、結論 1、 重述故事活動前詳細的準備對重述故事活動有加分的效果。 2、 重述故事活動的進行,成人的鷹架行為及紙偶對於高功能自閉症兒童重述出完整的故事要素有協助不離題的作用。 3、 重述故事活動後的分析可以監控兒童重述故事能力的進步以及給予老師教 學上的回饋。 4、 對於成人鷹架行為中的提問及解釋對兒童在閱讀情境中的協助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5、 對於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閱讀情形、重複閱讀的功用以及兒童重述故事能力的發展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6、 此方案具有彈性及方便性的優點以及實施對象有限是其缺點。 7、 實務教學上的建議首先取得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的注意且營造有意義的情境、之後延伸話題最後類化到其他情境,以求小力重述故事要素能力的提升。 8、 由於此閱讀方案提示尚未完全褪除,所以下階段研究的方向是此個案在逐漸褪除提示的情況下重述出完整的故事要素。 英文摘要 Action research on improving story retell ability of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 autism 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what are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story retell process. In this case study we provide hints and assistance to the child when he/she encounters difficulties when retelling the story. Furthermore during this exercise our teaching techniques has been revised and improved.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After the adult scaffolding behavior and the story retell activity, we applied Morrow's (1998) story element analysis and Westby (1989) story retell ability development form to analysis the situation and the element of how children describing story. During this process we recorded the researcher introspection in order to help improve teaching techniques. Our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Research conclusion 1. Full preparation prior to this story retelling case study has a very positive effect. 2. During the story retell process, the adult scaffolding behavior and paper puppet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integrity of story retelling of high autism children. 3. The analysis after this story retelling case study can help monitoring the children progress also benefit to teaching. 4. This study giv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how adult scaffolding question and explanation behavior can help the children story retelling ability. 5. This study giv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benefit of repetitive reading ,the mecha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ory retelling ability of high autism children. Suggestion on this research 1.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however there is a limitation of types of children in order to execute this case study. 2. Practical teaching suggests to obtain the autism child attention and then synthesis meaningful environment, and then extend the topic, and finally categorized to other scenario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hild story retelling ability. 3. Since we haven't remove the hints on this story retelling activity, thus on the next stage we would focus on removing the hints gradually and study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complete story retell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discovery, it could provide further suggestion 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大延(民86):自閉症家長手冊。自閉症系列叢書14。 王慧勤(民89):扮演遊戲─國語課的另一扇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育研究所。 宋維村(民90):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特徵。台東特教簡訊,第16期,1-5頁。 李漢偉(民85):國小語文科教學探索。台北,麗文文化。 谷瑞勉譯(民87 ):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心理。 林素卿(民91):教師行動研究專業成長。高雄:復文。 林寶貴(民84):自閉症兒童的語言障礙。見林寶貴:語言障礙與矯治。台北:五南。 林寶貴、錡寶香編著(民89):語言障礙學生輔導手冊。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印製。 洪文瓊、洪文珍(民85):兒童讀物導讀方法與策略教學研究。東師語文叢書。 張玉成(民83):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出版社。 曹純瓊(民85):自閉症兒童的語言法展過程與其語言溝通能力特徵。特殊教育季刊,58期,pp.25-32。 曹純瓊(民89):自閉症兒童的語言教學發展沿革。弘光學報,37期,pp.31-45。 曹純瓊(民89):鷹架式語言教學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學習效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期,pp.193-220。 莊妙芬(民86):智能障礙兒童與自閉症兒童口語表達能力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5期,pp.1-35。 郭為藩(民79):特殊教育名詞彙編。台北,心理。 陳弘昌(民80):國小語文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陳淑如 (民85):重述故事對幼兒故事回憶和故事理解之影響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萍(民87):社會故事的教導對自閉症學童社會互動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進興主編(民84):語言病理學基礎。台北,心理。 鈕文英(民92):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台北,心理。 黃金源(民90):社會故事-自閉兒教學法。國立台中師範特教中心。 黃瑞琴(民82):幼兒的語文經驗。台北,五南。 蔡清田(民89):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鄭蕤(民79):幼兒語言教學研究。台北,五南。 錡寶香(民88):口語述說:理論、評量與學習障礙。中華民國教育年刊。 錡寶香(民89):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語言能力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0期,69-96頁。 羅秋昭(民85):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鐘梅菁、吳金花編著(民91):學前融合教育方案。台北,華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