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七屆 偽陽性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之父母面對檢查結果時之經驗歷程初探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Pilot Study of the Parents Experience for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to False Positive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新生兒中心護理長、*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新生兒中心病房主任
、**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新生兒中心護理師、***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督導長
劉文琪、陳銘真*、徐寅之**、魯娸娸***


 

 

摘要

    新生兒的聽力發展對兒童日後的語言、認知、社會發展的學習能力影響頗深,尤其是近年來台灣出生人口急遽降低,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生的小孩是優生兒,所以在自欺欺人的情況之下,往往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期。故在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概念的推使之下,早期新生兒聽力篩檢亦被推展開來,但一般執行篩檢時約於出生後36小時,由於許多新生兒的耳道內仍藏有許多的異物及羊水填塞,而導致有僞陰性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致使許多父母再等待下一次篩檢測驗時可能會出現一些行為,故本研究藉由現象學之回溯法進行電話訪問,以將受訪者所陳述的心理感受和經驗撰寫成逐字稿,並以主題分析與研究目的為主軸的方式,有系統地轉換成文字敘述。
其所得出之四大主題為:
(一)試圖否認檢查結果,並希望能立即重檢;
(二)希望藉由不同聲音刺激誘導新生兒回應已達心理平衡及期待;
(三)母親對新生兒的期待及自我自信心驟減;
(四) 『大隻雞較晚啼』,拒絕返院複檢。
本研究希望醫療同業人員能了解父母親在得知篩檢結果時的反應及行為效應,適時的去了解家庭後續的需求並提供關懷及澄清,讓父母能更正向的跳脫僞陽性篩檢結果的泥淖裡,使家庭生活回歸正常化。


研究背景與目的:

    新生兒聽力對幼兒之後的各項發展影響甚大,其包括語言及其他行為發展。新生兒聽力障礙的發生率據統計約有1/1000於出生時具有兩耳重度之聽障新生兒聽力篩檢檢查而約有4-10/1000於出生時具有輕度或單耳之聽障(謝、呂、楊、林、侯,2002),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提早銜接早療課程,這對於國家之社會成本負擔相對可減低,但是,因為在執行新生兒聽力篩檢時間點大部份為出生36小時,故常因為耳道內仍有許多的耳垢及羊水,阻礙了音波的傳導,而形成了僞陰性的反應,待一個月後會再重返醫院覆檢,但在這一個月中的等待,對於父母來說是漫長的折磨,許多母親也因為報告的異常而無法專心做好月子,故本研究希望藉由此研究能協助父母親採正向的方式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已達政府所推動的早期評估及治療,另外,也能了解父母親在得知僞陽性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後,能寬心的面對一個月後的複檢,故本研究想了解僞陽性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父母面對檢查結果時之經驗歷程,藉此研究讓醫療從業人員可以在結果報告告知後能定期追蹤探訪,密切聯繫個案,掌握個案狀況及後續照顧。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進行資料之收集,研究者以觀察者暨參與者之角色進入研究場域,研究收集於民國95年1月至95年8月間,共收集8位僞陽性將新生兒聽力篩檢結果之個案,並以電訪之方式進行資料收集,每位個案至少電訪兩次,並將受訪者所陳述的心理感受和經驗撰寫成逐字稿,並以主題分析與研究目的為主軸的方式,有系統地轉換成文字敘述。本研究信度及效度之測定乃基於與Lincon與Guba (1985)年所提出嚴謹的四個原則:確實性(credibility)、可轉換性(transfereability)、可靠性﹙dependability﹚、可確認性(conformability﹚,來提升研究之正確性及嚴謹度。
 


結果:

本研究得出四個主題:

(一)試圖否認檢查結果,並希望能立即重檢

(二)希望藉由不同聲音刺激誘導新生兒回應已達心理平衡及期待

(三)母親對新生兒的期待及自我自信心驟減

(四) 『大隻雞較晚啼』,拒絕返院複檢。  



結論:

本研究結果得知許多父母在得知新生兒聽力篩檢檢查報告結果為僞陽性時,心理是無法正向的調適及釋懷,尤其是現在小孩生的少的時代裡,許多的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小孩是健康的,所以在結果出爐時,很少人是以正向的看法來看待結果,甚至有母親因此而覺得有低自尊的現象出現,故本研究希望藉此結果讓此相關之醫療夥伴們,在執行新生兒聽力篩檢檢查時,是否能多提供一些檢查目的之說明及結果數值解釋,並能在檢查後或病患出院後,執行電話的電法關懷新生兒狀況,以減緩父母親的焦慮,也能藉此提供早療的概念及看法以達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目的。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