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九屆 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應用於幼小學前轉銜服務之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孫世恆、梁英男、黃秋玲
中國醫藥大學、台中教育大學、苗栗縣教育局


 

對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長來說,轉銜到國小階段是非常重大的轉變,教育單位如何提供轉銜服務仍有待研究探討。本研究希望探討相關專業人員如何再右小學前轉銜的過程中應用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以瞭解對於此一服務模式對於幼小學前轉銜教育安置的影響。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法,希望能夠解決特殊教育實務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

研究者在策畫時期與行政人員及學前特教巡輔老師開會討論目前轉銜教育安置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透過文獻探討,決定將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應用於學前轉銜的過程,以提供家長適切的轉銜安置建議,國小階段應該申請的相關專業服務,所需要的輔具及環境。

決定運用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之後,研究者召集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以及特教老師,組成相關專業團隊,研究者與團隊成員討論後,設計了「跨專業團隊評估流程表」、「特殊教育學前轉銜跨專業團隊諮詢服務紀錄表」、「學前轉銜特殊教育安置與相關服務建議表」以及「滿意度調查表」。跨專業團隊評估流程主要包括:評估前討論、進行評估活動、評估後討論、報告評估結果等四個步驟,服務紀錄表主要是讓專業人員評估後,可以填寫兒童的能力現況,並由專業人員列出三個轉銜前的教育目標,以及具體執行策略。

教育安置與相關服務建議表則包括教育安置建議、所需的學校專業團隊服務、其他治療服務以及輔具與環境改造服務等內容,由專業團隊討論後填寫,滿意度調查表則是在報告評估結果後,由家長及幼托老師填寫,以瞭解他們對於轉銜前跨專業團隊評估的過程與結果的看法。

苗栗縣教育局負責此計畫的老師則負責聯繫幼托園所,安排跨專業團隊評估的時間,準備評估前所需的個案資料,並請園所邀請家長出席。研究結果共有34位小朋友接受跨專業團隊評估,其中有14位建議安置在資源班,15位建議安置在特教班,5位建議安置在特教學校或是特教班,最後有25位安置結果與原先建議安置的班級相同,一致率為73.5%,9位安置與原先建議不同的個案, 5位建議安置在資源班的幼兒,最後有4位安置在普通班,1 位安排在啟聲班,4位建議安置在特教班的幼兒,最後有2位安置在資源班,1位轉學至外縣市,1位安置在普通班。滿意度問卷總共回收52份,平均滿意度達到89.15分。結果顯示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增加了家長對於轉銜教育安置的瞭解及滿意度,使得教育單位構順利的完成學前轉銜工作。

關鍵字:學前轉銜、跨專業團隊評估模式、早期療育、特殊教育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