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九屆 第九屆全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論文發表大會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論文投稿】
題  目:「學前特殊教育課程」對發展遲緩幼兒粗動作發展教學成效之研究
題  目:The Effects of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on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Children's Gross Motor.
姓  名:林宜芳
所屬單位:國立嘉義大學幼教研究所
「學前特殊教育課程」對發展遲緩幼兒粗動作發展教學成效之研究
林宜芳


 

研究背景與目的
根據內政部(2008)統計台灣在2007年一年約有二十萬名新生兒,若以世界衛生組織所統計,發展遲緩幼兒的發生率約為7%估算,則台灣一年大約有14000名發展遲緩嬰兒出生。每年進入幼稚園的幼兒中,發展遲緩幼兒的比例也逐漸增多。

在研究者所服務的園所,一位小泉(化名)剛到園時常走路跌倒,經觀察發現連在平面路都容易跌倒,因小泉走路時左顧右盼、向前走卻一直回頭看而撞到牆壁或跌下階梯,身上及臉上常有傷痕,在班上也常撞到小朋友,不只自己受傷,連小朋友都不喜歡被撞到,因其動作不協調,影響到與其他小朋友相處,間接影響人際關係的建立。

「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是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王天苗教授及其小組內具實務經驗之相關專業教育、醫療之專家學者所編制,意為提供幼教師、家長、專業人員使用,期及早篩檢出發展遲緩幼兒。

依據前述,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學前特殊教育課程」對發展遲緩幼兒粗動作發展之教學成效。
(二) 發展遲緩幼兒能依其能力獨自完成各項粗動作技能。
(三) 協助家長了解幼兒粗動作能力發展情形。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研究對象小泉(男)實際年齡4歲10個月,4歲時進入本園就讀中班,領有聯合評估中心診斷書,鑑定為認知、語言及動作發展遲緩。

研究工具為以「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檢核手冊(教師用)─粗動作檢核表」之事前及事後檢核結果進行比較;另採用三角檢證方式,從不同來源蒐集資料透過不同的觀點來檢核,除蒐集在校學習表現,亦對小泉家長進行訪談,更了解小泉在家學習狀況;在人的三角檢證上,除研究者外,亦與班級教師、家長進行資料校正;在資料的三角檢證上,有粗動作檢核表、訪談紀錄、觀察紀錄、檢討會議紀錄等進行校正;其目的都為更了解小泉實際學習狀況及教學活動的實施情形,讓研究更加嚴謹且具有可信度。


研究發現
在12項教學活動中,有8項活動小泉已達到其活動目標標準,其餘4項尚未通過標準,為「增進自己走、停、轉彎而不跌倒之能力」、「促進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走而不跌倒的能力」、「提升在兩條線間行走的能力」、「會接住遠距離丟來的大球或小球之能力」等活動目標,尚無法從「需要別人協助完成或不穩定」進步到「能獨自完成」的標準,主要原因與小泉本身肌力、身體的平衡、協調度及練習的時間長短有關,這些能力需要的是長時間的練習,並非一個月密集訓練可以立即達到,且小泉生理發展能力尚未成熟到該目標能力,當然還無法達到該標準;但在藉由一個月對小泉施以「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指引手冊」中之活動進行粗動作教學,也的確增進8項粗動作能力,顯現此一「學前特殊教育課程-指引手冊」之活動對小泉而言是有成效的。


結論
教師鼓勵、提醒增進小泉本身的自信
小泉在活動中常會有不敢動作的情形出現,怕會被制止或不知如何下手,教師適時提供正向鼓勵能讓小泉更有自信進行活動,且教師視小泉情況,提供再次的示範動作,使其熟悉該動作技能,並提供同儕協助學習,小泉也較無壓力,進而能進步更多;且教師會給予充足時間練習,並個別指導小泉粗動作技能,也讓小泉感受到同儕及教師的愛心。

教師態度與同儕的接納
小泉因動作不協調,常走路會跌倒撞到別人,引起其他幼兒抗議,認為小泉是故意撞人,且因其家長對小泉的照顧較不周全,常沒幫小泉盥洗完畢就到校上課,臉上除了汙穢,還有與哥哥玩耍所導致的傷痕,種種因素,讓班上幼兒不會主動想跟小泉一起玩,在經過一個月針對幫助小泉粗動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雖以團體活動方式進行,然時時刻刻提醒全班幼兒:「小泉是我們班上需要大家幫助的小朋友,老師會找最棒的小朋友來跟小泉一組。」並常常在全班面前稱讚小泉進步的地方,讓全班幼兒對小泉有較佳的觀感,進而會想與小泉一起玩,增進其人際關係,讓其他幼兒對需要幫助的發展遲緩幼兒能更接納,同時自己的心性更良善。

家長認知小泉學習現狀
原先家長對小泉的期望是希望小泉能來幼稚園讀書,學習數學、注音及認知領域的內容,卻不清楚小泉確有其生理發展上的遲緩,所以常會自行到坊間買學習簿,又家長未受過專業訓練,在家長不知如何正確教導及小泉能力尚未成熟之下,學習簿都被小泉亂畫一通交差了事,家長一氣之下常追著小泉跑,並馬上向老師告狀;在與家長訪談過後及經過一個月對小泉的粗動作教學活動,家長漸漸能接受並了解小泉的動作、認知發展及學習現狀,教師也提供具體教養策略,讓家長在家中能教導小泉及其兩位哥哥,增進親子間情感,促進家庭和諧。

參考文獻
內政部(2008)。現住人口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登記。台北:內政部。
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5月12日。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20080512
王天苗、甘蜀美、吳雪玉、孟令夫、張千惠、張召雅、黃己娥、黃玉華、黃靄雯、楊秀文、廖華芳、廖鳳瑞、鄧嘉蘭(2000)。學前特殊教育課程目標檢核手冊--教師用--(頁5-11)。台北:教育部特教小組。
林錦鴻(2006)。遊戲活動介入對增進發展遲緩幼兒粗大動作能力成效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嘉義。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