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九屆 實證兒童物理治療執業:貼紮是否可以幫助徐動型腦性麻痺兒童軀幹控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黃婉琳1,2、鄭曉倩2、劉文瑜1、黃維彬2、陳嘉玲3、黃美涓1,2
1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復健科學研究所、2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3長庚紀念醫院林口分院兒童復健科


 

研究背景與目的
徐動型腦性麻痺(Athetoid cerebral palsy)兒童常有軀幹穩定度不足的問題,進而影響坐姿平衡及其他肢體動作的表現。貼紮(taping)是一種在運動物理治療中用來支持受傷肢體及減輕疼痛的輔助療法,近年來在國內也有部份的醫院將肌內效貼布(kinsiotaping)應用在兒童物理治療之中,但其科學化應用及成果則仍屬未知。因此,本報告描述如何應用實證物理治療(evidence-based physical therapy)的方式,來決定貼紮對一名徐動型腦性麻痺兒童處理介入臨床決策考量。


研究方法
個案為一名1歲5個月徐動型腦性麻痺的幼童。她可以以雙手支撐在側的方式維持短坐姿平衡,但軀幹前傾,且軀幹搖晃明顯,雙手無法執行功能性活動。短期治療目標為增進這名兒童的軀幹控制,本篇回顧應用藉由美國腦性麻痺及發展醫學學會(American Academy for Cerebral Palsy and Developmental Medicine, 2004)所提出的以實證執業辨證為基礎做為臨床決策的方法來檢視貼紮在腦性麻痺兒童的成效。

I. 形成可回答的臨床問題:
根據個案的臨床情境依PICO原則,形成的問題為『貼紮是否可以幫助徐動型腦性麻痺兒童軀幹控制?』,

II. 從文獻搜尋中尋找實證:
1. 文獻尋找 - 以Medline電子資料庫做為查尋系統。
2. 關鍵字 - cerebral palsy, therapeutic aping
3. 查尋的時間 - 限制在2008年7月以前
結果僅獲得Footer (2006)的一篇,因此決定評估該研究的可信度及應用性。

III. 評估實證的可信度及應用性:
Footer的(2006)文獻中選取的研究族群為18位年齡介在三歲至十一歲七個月大且患有腦性麻痺、粗大動作功能分類在第四級的孩童,實驗組介入方式為貼紮加物理治療,控制組則只有物理治療。該研究所使用的產品為Beiersdorf's Leukotape P (BSN Medical, Victoria, Australia)和Beiersdorf's Cover-Roll stretch tape (BSN Medical)。在實證層次分類中,此文獻的實驗層級為第二級,但研究的品質弱,且研究成效著重在粗大動作功能,未有其他面向的評量。在經過12週治療成效上顯示整體動作提昇未達統計上顯著意義,但是實驗組中的一名徐動型腦性麻痺兒童有因運動性貼紮觀察到改善。


IV. 依據實證及個案的情形決定最佳的處理原則:
該研究未有副作用,且該研究顯示運動性貼紮對於徐動型腦性麻痺兒童有觀察到改善,但國內無該研究所使用的貼紮產品,故決定先以國內已有多家醫院所使用肌內效貼布(Kinesio taping)(鄭等,2007)試探性使用。個案接受貼紮的位置在側脊肌(paraspinal muscles)及下斜方肌(lower trapezius)。並且在貼紮前、貼紮後和貼紮加上20分鐘的姿勢訓練後評估個案坐姿姿勢評量及皮膚的反應做為成效評量。

V. 檢查執行後的表現:
結果顯示個案的坐姿姿勢在貼紮後雖有進步,但是皮膚已出現紅腫反應,因為決定停止使用肌內效貼布在此個案。

結論
雖然本報告個案在一次貼紮後坐姿姿勢可觀察到改善,但因貼布直接貼附於個案皮膚出現紅腫反應,因此強烈建議貼紮應用在兒童身上時,應先評估兒童皮膚反應。此外,有鑒於貼紮在腦性麻痺兒童的成效研究品質較弱,且評量的面向僅侷限在動作功能,但缺乏其他面向的量測,建議未來臨床推廣使用前需有更高層級及較嚴謹的研究做為基礎。


參考資料
1. O'Donnell M, Darrah J, Adams R, Butler C, Roxborough L, & Damiano D. (2004) AACPDM methodology to develop systematic reviews of treatment interventions. (Revision 1.1.) http://www.aacpdm.org/resources/systematicReviewsMethodology.pdf (accessed July 17, 2008).
2. Footer CB. (2006) The effects of therapeutic taping on gross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Pediatr Phys Ther;18(4):245-52.
3. 鄭悅承.洪千婷.周柏青.陳貞吟.陳冠宇.胡家誠.翁舜頤 (2007)。軟組織貼紮技術,合記。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