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屆 融合幼托園所主管及教師對巡迴輔導方案之滿意度調查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Responses to an Itinerary Service Program in Inclusive Childcare Centers 曾淑賢1、劉凱23、丁純如3
Shu-hsien Tseng1, Kae Liu2, Chuan-ju Ting3
1中原大學特殊教育系、2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3中原大學早期療育中心
1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2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Early Intervention Center, CYCU, 3 Early Intervention Center, CYCU


 

研究背景與目的近年來,台灣學前階段的特殊教育服務模式有相當大的轉變,我國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七條規定:「學前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兒童,應以與普通兒童一起就學為原則。」許多特殊幼兒的家長開始以融合教育為其兒女就學的第一選項。因此,各地逐步推廣學前融合教育,許多縣市開始安置特殊幼兒於公立幼稚園,越來越多特殊幼兒進入普通班就讀。依據教育部之統計資料,特殊幼兒不再只是安置於集中式的特殊班級,超過半數的特殊幼兒是融合於一般幼托園所的普通班級接受輔導。然而,安置僅只是融合教育的第一步,如何在融合情境中提供特殊幼兒優質的學習與發展條件乃是接下來重要的議題。目前在台灣各縣市針對此需求所提供的重要支持系統之一即為巡迴輔導服務。本研究即探討融合幼托園所主管及教師對北部地區一行政區域所提供之巡迴輔導方案的滿意度。

 研究方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使用自編的調查工具,此問卷採五點量表之形式,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包括基本資料,如年資、專業背景等等、服務滿意度、和幼教老師專業知能之提升情形。調查對象以北部一非都會行政區域(簡稱甲區)中已接受一巡迴輔導服務方案的幼托園所為主。透過甲區之相關行政單位發文,96年度及97年度分別回收47及44份問卷,共計91份,回收率為50%,其中有效問卷為87份。

結果本調查欲瞭解融合幼托園所主管及教師對一巡迴輔導方案的滿意度。問卷調查在五點量表上之結果顯示總滿意度平均值為4.28(n=86,SD=0.60),皆落在滿意(4)至非常滿意(5)之間。最滿意的項目為巡輔教師的服務態度(4.54)、與巡輔教師的合作溝通(4.41)次之。經統計分析,發現96與97年度之滿意度無顯著差異;各項目之間亦無顯著差異;而園所表達之滿意度在「整體效果」及「提供之支持」二項顯著地較教師所表達之滿意度來得高。此外,91%之園所及教師因本計劃的執行提升了其收托發展遲緩兒童之意願。幼師之專業知能在五點量表上之結果之平均值為3.99(n=46),落在同意。得分最高的項目為瞭解特殊幼兒評量(4.33)、瞭解融合教育理念次之(4.21)次之。經統計分析,發現96與97年度之滿意度無顯著差異;各項目之間亦無顯著差異。

 結論整體而言,接受此巡迴輔導方案的融合幼托園所主管及教師皆表示滿意,也因本計劃的執行提升了其收托發展遲緩兒童之意願。同時,幼教教師也表示其提升了相關的專業知能。其中園所主管對整體效果較教師更為滿意,由於教師是最直接與巡輔教師互動者,此差異值得進一步的關注。本研究的結果可供相關單位對於學前融合教育的規劃參考。不過,本研究僅初步從問卷方式瞭解其整體意見,建議未來研究可從不同的資料來源驗證結果,並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