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屆 亞斯伯格症兒童與母親的問答之比較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問詞疑問句、是非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
 Responses to maternal questions in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Comparison among Wh-question, Yes/No- question and Ch-question
黃愫芬  Su-fen Huang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亞斯伯格症兒童雖然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然而,還是常難以了解他人話語下的涵義,因而在疑問句的應答上離題或是答非所問仍是常見溝通的問題。因此若能藉由會話分析,探討亞斯伯格症兒童對於疑問句的應答情況,勢必有助於對亞斯伯格症兒童及大人的溝通能力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並作為發展相關療育計畫的參考。本研究目的:(1)比較亞斯伯格症兒童和一般兒童對於母親的「問詞疑問句」、「是非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的應答之差異情形。(2)瞭解亞斯伯格症兒童對於母親的「問詞疑問句」、「是非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的應答是否受語法複雜度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方法:(1)研究對象:本研究以亞斯伯格症兒童和一般兒童各20位為研究對象。亞斯伯格症兒童有男孩13位和女孩7位,平均年齡為8.5歲。並且以魏氏幼兒智力量表修訂版(WPPSI-R)和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III)的台灣中文版對於兒童進行智商施測,平均智商為101.92。一般兒童的年齡、性別和智商與亞斯伯格症兒童配對。以兩組的兒童的母親作為對話的搭檔。(2)語料收集:本研究收集下面三種情境的兒童與母親對話,每種情境時間為5分鐘共15分鐘。另外每位兒童和母親的對話均全程錄影。情境一:先讓兒童獨自在筆記型電腦上看過一部卡通“Tom and Jerry”(八分鐘)。當電影完成後請母親進入房間。問孩子”你現在在看什麼樣的卡通”。情境二:請母親問兒童你昨天做了什麼。情境三:請母親和兒童自由談話(提供點心)。(3)編碼的標準:依據Oi(2008)和Bishop等人(2000)的語料編碼作為分析。另外依照張顯達(1998)的平均語句長度在中文的應用為原則,算出母親疑問句的長度,以了解語法複雜度。(4)資料處裡:進行無母數Mann-Whitney U test和Kruskal-Wallis test 檢定。

結果:(1)亞斯伯格症兒童比一般兒童對母親的「問詞疑問句」和「是非疑問句」,會產生更多不適當和不適切的應答。然而,「選擇疑問句」,亞斯伯格症兒童和一般兒童並沒有顯著差異。(2) 亞斯伯格症兒童在應答母親的「問詞疑問句」、「是非疑問句」和「選擇疑問句」,不會受母親疑問句的語法複雜度而有影響。

結論:本研究發現疑問句的類型會影響亞斯伯格症兒童應答的結果。然而,兒童不會受語法複雜度而影響應答。建議:當成人使用「問詞疑問句」和「是非疑問句」與兒童對話時,如兒童無法順利應答情況之下,大人應藉著改用「選擇疑問句」,可能有助於兒童有意義的應答。

 

關鍵字: 疑問句、語法複雜度、語用論、會話分析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