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屆 從增權賦能的觀點探討特殊幼兒弱勢家庭的社會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owerment to Research the social support of disadvantaged family with special children
王芬玲1*、張瑞鑾2、湯明潔3   Feng-Ling Wang1, Jui-Luan Chang2, Ming-Jie Tang 3
1台中市協和國小, 2國立員林家商, 3 台中縣永隆國小
1Sie-He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chung City, 2 National Yuan-L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of Home Economics&Business,  3Yong Long Elementary School of Taichung Coun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家庭對0-6歲正值發展的關鍵期的特殊幼兒至為重要,當家庭處於較為弱勢者時(如:單親、貧窮、隔代教養或外籍配偶等),原本的家庭困境加上教養特殊幼兒的壓力,可能讓這類家庭更易落入弱勢中的弱勢。本文欲先從理論與實務面的探討,來了解如何透過社會支持的提供,使特殊幼兒弱勢家庭得到社會支持的力量,進而達到增權賦能的目的,並分析影響社會支持效果的因素。


方法: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式,探討社會性支持如何影響兩個弱勢家庭的增強賦能,以及社會支持介入兩個家庭後,家庭轉變的歷程。研究對象為兩位育有身心障礙或發展遲緩兒童的弱勢家庭家長,家庭中的特殊兒童皆曾在學前階段接受過療育服務。個案一為五歲唐氏症幼兒之祖母,個案二為小六自閉症兒童新住民母親,研究者依對象不同之特質,採取開放性訪談與深度訪談兩種不同互動方式收集資料,同時訪談該家庭之專業人員作為分析時的參考依據,以避免研究者或家庭主觀的經驗影響本研究分析。

結果:從文獻探討中得知,透過各種正式、非正式的社會支持來源,與不同類型的社會支持提供方式,確實能讓家庭內部產生支持的力量,提升家庭內在的能量,幫助家庭自我成長,間接達到增能賦權的目的。在本研究的個案實例中,將從(1)外部的資源轉化成內部的資源(2)正式資源轉化成非正式資源(3)正式的療育VS.喘息服務等,三方面討論兩個個案的增能情形,最後以『家庭增權示意圖』來呈現家庭增能賦權的過程。

研究發現,要以社會支持協助弱勢家庭增權賦能,其中的關鍵之一,就在於能否讓家庭有將外部資源轉化為家庭內部資源的能力,在內部的權能情形改善的情形下,個案家庭的網絡結構和功能就產生了改變,而將原本的正式支持轉化為非正式支持,外部資源轉化為內部的優勢,使得網絡上的支持與個案之間有了更多元且持久的關係。

結論: 個案一的家庭能善用資源並將資源充分運用,轉化成自己內在的成長動力,而產生增能的效果;個案二家庭則未將資源充分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能量,而使得社會支持無法發揮增能家庭的功效。最後,並從政策面與實務面,提出一些的建議給第一線早療實務工作者參考。



關鍵字:增權賦能、特殊幼兒、弱勢家庭、社會支持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