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一屆 音樂治療於早期療育實施模式之探討

作家 / 早療 報導

蕭斐璘
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發展評估組特約音樂治療師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教系講師


專 業音樂治療在台灣的發展,其實是肇始於早期療育。民國七十八年,由美返國的張初穗治療師於心愛兒童發展中心開始了音樂治療服務,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歷史,目 前除了少數的兒童醫院、發展中心與教養院以全職或兼任的方式,聘任音樂治療師提供服務外,也有相關協會以及基金會,開設音樂治療團體課程。

 

儘管如此,音樂治療於早期療育的本土相關文獻及臨床工作實錄其實還是非常的缺乏,本文將透過文獻探討、參觀心得以及臨床實務經驗,介紹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Achievement Center for Children 、William Patrick Day Early Childhood Center,美國加州橘郡ICEC早療中心以及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之音樂治療專業服務模式,依其服務方式、評估、課程內容、專業團隊之合作以及音樂治療師之角色定位加以探討,並提出較為理想的實施模式。

Achievement Center for Children
Achievement Center for Children每週由專業音樂治療師提供二十小時的音樂治療服務,內容包括:直接服務的個別及小團體(二至四人)、以班級為單位的團體(目標:將音樂治療所學之技巧類化至一般教學情境)、學前融合團體(肢體障礙組與語言障礙組,以"reverse inclusion"形式加入一般的幼兒)。音樂治療師為專業團隊中的一員。


評估:
針對社會技能、參與行為、溝通能力、肢體、認知與音樂能力等向度評估,並參考其他專業團隊所設定的目標。


目標設定:
依據音樂治療評估結果以及專業團隊的討論。


施行:
每週一至二次,二十至三十分鐘。


活動內容:
歌唱、唸謠、樂器操作、肢體動作、音樂聆聽、與簡單的歌詞創作。


特色:
1.團隊合作的模式-案主的治療目標由治療團隊共同決定。
2.注重治療師之間的專業合作--如:音樂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的合作,由音樂治療師帶領活動,語言治療師給予手語以及肢體協助提示;語言治療師提供適當的功能性輔助品,如物體與圖畫做為音樂治療活動的道具;治療師相互學習介入方法與技巧,共同合作計畫與目標相關的活動。

3.音樂治療師以諮詢的方式協助老師或其他治療師,提供音樂活動設計增進其治療目標,如:用來協助肢體放鬆或肢體訓練的歌曲及音樂活動。


William Patrick Day Early Childhood Center
William Patrick Day Early Childhood Center聘有三位全職音樂治療師、兩位音樂治療實習生,是美國音樂治療學會認可之音樂治療實習訓練機構。音樂治療師為專業團隊之一員,固定與團隊成員研討,決定治療目標及介入程序,協助個案的個別以及家庭需求。


服務方式:
依不同的需求分為融合團體、特定治療目標團體如:自閉症、個別與小團體治療以及跨專業合作個案。另外,音樂治療師也帶領家長成長團體、親職講座與親子團體,為特教老師提供諮詢服務,並督導實習學生。


評估:
瞭解案主如何透過音樂方式探索環境,如歌唱、聲音遊戲、肢體律動、聆聽、創造力和參與度,此外,也收集有關社交、醫療、感官、溝通、肢體能力等的資訊,並從個別化家庭服務方案中的摘錄重要記錄。


特色:
1.採團隊合作模式
2.注重融合-透過音樂活動增進社會互動,提供正向的同儕模範、增進接納與瞭解。
3.注重的是案主能作些什麼,鼓勵潛能發展而不只是限制與改變行為。


ICEC早療中心
ICEC早療中心聘有一位專任音樂治療師,在中心及分部服務。雖然音樂治療師為專業團隊的一員,每週固定參與團隊會議與個案研討,但其角色似乎只是多專業服務的一部份,少有專業間合作,音樂治療師的評估、療程設計都相當的本位主義,對案主的治療規劃缺乏整體性以及專業間的聯繫,而目標的設定也以小團體為主,缺乏個別性。

在一天的課程中,音樂治療師與語言病理師帶領問候、暖身活動以及結束活動,接下來的分組療育課程,共有五站進行活動,內容包括了音樂、物理、職能、語言治療與認知訓練。服務對象則以幼兒療育親子團體與融合式幼兒園班級為主。


施行方式:
以小團體每組三名學生進行,每一次約15分鐘,每週兩次,融合式幼稚園則配合單元主題以教育性音樂活動為主,每週一次。


活動內容:
律動、樂器敲奏、探索、音樂遊戲,親子互動等,目標則為平衡感、空間概念、知覺動作、抓握訓練以及手眼協調等。


特色:
音樂治療是孩子們最有回應,情緒最愉快,也是充滿了歡樂氣氛的一站,相較於其他的個別訓練,音樂治療活動提供了較多的社會互動機會,也統合了學習的技能綜合應用,而以人本精神為出發點的活動設計,不但減輕了孩子的挫折感,更使他們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


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
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發展評估組以特約聘任方式,由音樂治療師提供服務,希望能藉此瞭解音樂治療在團隊服務中所發揮的功能,並思考在現有設備與人力中,如何將音樂治療納入服務。第一階段以直接服務、個別治療為主。由心智科醫師轉介個案,經過音樂治療師評估後進行治療,音樂治療師視需求隨時與相關專業服務人員交換意見,並定期安排個案討論,報告個案在音樂治療中的進行狀況。


施行方式:
每週四十分鐘的音樂治療療程,由家長一同參與。


評估:
針對認知、情緒、社交、溝通與肢體動作能力以及音樂行為進行評估,並參考其他專業團隊之評估結果與目標設定,擬定音樂治療目標。


活動內容:
歌唱、樂器操作、音樂遊戲、肢體律動等。


特色:
早療中心有非常詳盡而專業的個案評估報告,提供給音樂治療師完整的個案資訊,中心的相關專業人員:醫師、治療師、護理、社工人員以及家長,皆以熱誠開放接納的態度,與音樂治療師交換意見,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共同為案主的治療目標而努力。


從音樂治療於四所早期療育中心的服務中,我們發現,在美國音樂治療為早期療育相關服務中的一環,以直接(個別與團體)以及間接服務(諮詢與親職教育)兩種模式進行;音樂治療師為早療專業團隊中之一員,參與評估鑑定與個案會議,音樂治療的服務非常強調專業合作以及團隊的介入方式,除了共同為案主擬定治療目標,以協同方式進行治療外,音樂治療師也以諮詢的角色提供教師、治療師與家長實用資訊與建議,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音樂治療的團體中,常以融合的方式安排參與成員。反之,在台灣,由於音樂治療師的不足以及專業定位的尚未建立,音樂治療服務還處於萌芽階段,我們期待在更多本土的研究論文發表以及相關單位的合作下,音樂治療師在台灣能早日加入早療專業團隊之中。


參考資料

Davis, R. K. (1990) A Model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usic Therapy within Preschool Classrooms for Children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or Language Delays, Music Therapy Perspectives, 8, 82-84.
Humpal, M. E. (1990)Early Intervention: The Implications for Music Therapy, Music Therapy Perspectives, 8, 30-35.
Wilson, B. L. (1996)Models of Music Therapy Interventions in School Settings: from Institution to Inclusion. Sliver Spring, MD: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