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

第十三屆 探討可刺激音和核心詞彙策略運用於四歲言語失用症兒童之成效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The Effects of a Combined Treatment Approach for a 4-year-old Child with Childhood Apraxia of Speech

陳曼君1 黃慈芳1 劉睿菁2,*
Man-Jun Chen1, Ci-Fang Huang1, Jui-Ching Liu2,*

1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語言治療碩士學位學程
Master Program of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Taipei Municipal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 彰化基督教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
Division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研究背景與目的:言語失用症兒童常被當成構音異常或言語遲緩兒童治療,但是傳統的構音治療方式對於言語失用症兒童有限的語音庫、不一致的構音錯誤幫助有限。Powell在1995年的個案研究中,曾經使用可刺激音技巧拓展言語失用症兒童未知的語音,並增加他的語音庫。另外,Crosbie等人(2005)以核心詞彙的治療方式有效的穩定言語失用症兒童不一致的構音錯誤。Iuzzini和Forrest (2010)則是結合可刺激音及核心詞彙兩種治療方法,有效提昇目標語音正確百分比,亦降低錯誤子音替代不一致情形。因此,本研究參考Iuzzini和Forrest (2010)研究,結合可刺激音及核心詞彙治療,探討兩種方式對於增加言語失用症兒童語音庫以及提昇語音清晰度之成效。

方法:本篇研究採取單一受試研究法之多基準線設計,參與者為一名四歲言語失用症之男童。根據文獻研究並參考Iuzzini和Forrest (2010)之研究工具,設計中文版之可刺激音及核心詞彙表。利用每週兩次,一次三十分鐘的可刺激音及核心詞彙治療,分別對個案進行兩次基線期的資料收集、四次的介入治療以及兩次維持期的資料收集,並在基線期、介入期以及維持期分別計算以下三種數據,包括:所有語音中目標子音的正確百分比(Percentage Consonants Correct, PCC)、錯誤子音的替代不一致百分比(Consonant Substitute Inconsistency Percentage, CSIP)以及所有語音之錯誤替代不一致百分比(Inconsistency Severity Percentage, ISP)。

結果:本篇的研究結果顯示,個案在PCC之表現, 從38%提昇至41%,並在維持期提高至55%,表示個案目標子音之正確性有增加的趨勢。另外,在CSIP表現,個案從基線期之52%降為45%,但在維持期階段又提升為59%,推測CSIP提高結果可能是因個案的正確目標音增加,使計算CSIP時的分母減少所致。最後,在ISP表現,個案從基線期之32%降為27%,並在維持期階段維持在26%,表示個案的錯誤子音替代百分比有減少的情形。整體而言,個案之語音庫從原本之ㄅ、ㄇ、ㄉ、ㄐ四個語音,另增加ㄆ及ㄌ兩個語音,且語音正確率有提高,應能提昇個案整體之語音清晰度。

結論:本篇研究與Iuzzini和Forrest (2010)之研究結果皆顯示:可刺激音及核心詞彙治療可提昇個案的目標語音正確率,減少所有語音之錯誤替代不一致情形。其中不同的是,本篇研究的錯誤子音的替代不一致百分比未能減少,推測可能原因是因個案的正確目標音增加,使計算數據時的分母減少,並非個案錯誤音的不一致性增多的緣故。由於時間上的限制,本篇研究僅有四次介入治療,但個案仍能增加兩個語音且降低替代不一致情形,因此,若個案能持續接受可刺激音及核心詞彙治療,應能持續增加個案之語音庫,其語音清晰度也應能提昇。

關鍵字:兒童言語失用症、可刺激音、核心詞彙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