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家長參與對發展遲緩兒童的發展上成效之文獻回顧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Effects Developmental Area of parent participation o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余佳真1,2*、吳佩芳2、鄭竹秀2,3、塗佩珣2
Jia-Jhen Yu1,2*, Pei-Fang Wu 2, Cheng-Chu Hsiu2,3, Pei-Hsun ,TU 2
1林新醫療社團法人林新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2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早期療育碩士班、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治療科語言治療室
1 Occupation Therapy Unit of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Section, Lin Shin Medical Corporation Lin Shin Hospital, 2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gram of Early Intervention, 3 Chung Shan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Speech and Language Therapy Room
研究背景與目的:家長參與過程中家長和發展遲緩兒童是否能得到正向效益;專業人員對於家長參與其孩子的療育過程中是否得到反思;是否該持續用權威專業風格來對待家長參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來探討。本研究探討家長參與對發展遲緩兒童的療育和學習成效,以及專業人員如何提升和強化家長的參與。
方法:透過文獻回顧分析,收集文獻中文部分以「家長參與」、「發展遲緩兒童」及在英文部分以「parent participation 」、「parent involvement」、「Developmentally Delayed」作為關鍵字,共得20篇文獻。在檢視文獻後,刪除非家長參與及非療育成效的相關文獻,剩餘12篇文獻。從中探討家長參與對發展遲緩兒童療育和學習成效,並加以歸納及提出建議。
結果:研究者歸納出在發展遲緩兒童臨床分析16,861位兒童中,男生佔53%;在療育成效研究86位兒童中,男生佔75%,因此發展遲緩兒童以男性為多;發展障礙類別大約在全面性、認知、語言和動作發展遲緩上。在家長參與服務模式分為學校教育方式(教養、溝通、義工、在家教學、參與校務活動)和醫療介入方式(多專業、專業間、跨專業團隊醫療整合)都能建立良好的親師關係、提升發展遲緩兒童的發展領域和家長自我決策能力。研究者在8篇文獻發現,家長參與有著一致的進程階段:一、家長參與預備階段:執行者必須先將理念、專業技巧以及如何與家長溝通,做好事前的工作。二、家長參與建立階段:開始與家長做聯繫,建立彼此信任和發展個別計畫方案來執行。三、家長參與維持階段:維持家長對計畫的主動性,使家長將專業技巧運用在孩子身上或記錄孩子家中的表現。四、家長參與持續後續階段:加強家長自我決策,使家長能更順利的適應及消除不安全感。因此,上述家長參與能使得各專業人員和家長從中使孩子得到最有利的學習和正向影響。結果歸納給以下建議:一、專業人員降低專業權威心態,家長應從被動參與轉換成為主動參與。二、透過四個家長參與階段,使專業人員能更順手的開始介入計畫,並且研究者推崇使用四大階段模式。三、朱銀平(2008)研究顯示家長高達六成不知如何參與孩子的學習,所以提升家長對家長參與的認知情形是必要的。此外,專業人員教導的技巧使多數家長認為很難類化至日常生活當中,因此,專業技巧應要多更貼近生活化。
結論:家長參與服務模式具有多方面的正向效益,透過相關文獻探討能了解家長參與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能夠提升發展遲緩兒童成效以及對各方面均有正向影響,家長以及專業人員應該更加重視家長參與的重要性。
關鍵字:家長參與、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