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五屆 增進疑似發展遲緩四歲幼兒聽指令之介入成效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增進疑似發展遲緩四歲幼兒聽指令之介入成效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Increasing a Four-year Old Child’s Ability of Listening Instructions

阮震亞1、呂晨萍2、黃思萍2

Chen-Ya Juan1, Lu-Chen Ping2, Huang-Si Ping2

1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2中壢市私立盈采幼兒園

1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Hsin Sheng College , 2 Win-Try Preschool, Zhongli C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融合幼兒班級中,對於疑似發展遲緩幼兒而言,聽到老師的指令而能完成動作不是一件容易簡單的事。疑似發展遲緩幼兒往往會因為背景環境的干擾、雜音等而無法依據老師的指令完成動作,有時甚至無法聽到指令,造成許多時候,這些孩子必須跟著別的小朋友做動作,或者無法跟上而發生學習困難的現象。本研究中的個案在團體中常常會因為無法跟上老師的指令而延誤活動與學習,經與老師討論希望能使用密集一對一的ABA教導方式,訓練幼兒聽從指令以增加幼兒在團體中能夠跟著班上同學一起學習和活動的能力。

方法:本研究採取單一受試法,依變項為幼兒能聽從老師指令完成動作的達成率百分比;而自變項為一對一密集教學策略及逐漸塑造策略。本研究個案經由Taipei II線上兒童發展篩檢量表評估結果為疑似發展遲緩幼兒,但還未經過正式醫院聯合評估鑑定。兩位老師先進行為期六天的觀察,而後進行一對一連續兩個指令的教學介入;介入後四天發現個案已能完成連續兩次80%則進行第二個階段的介入,連續三個指令的教學介入,而觀察其在班上的行為反應。根據老師觀察,幼兒在接收一個指令的狀況下,能夠完成動作,因此老師從連續兩個動作指令開始訓練。而動作指令內容則是以班上常規動作為主的組合,老師在下指令時盡量不要重複。

結果:本研究發現該名幼兒在基線期,兩個連續動作達成率平均為60%,最低為45%,最高達成率為75%。在一對一介入訓練後,達成率80%,已呈現平穩的學習狀態。與老師商量後,決定測試第二階段的介入,也就是三個連續指令動作的完成。然而\,由結果來看,個案的達成率由原來的80%降到50%,推測其原因,有可能是其中放長假久未訓練的原因,而後三個連續指令的達成率則由60%逐漸升高到80%,由圖形可知其指令動作達成率有逐漸向上趨勢。

結論:結果顯示密集性的一對一聽指令教學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增加幼兒聽指令動作的完成率,然而訓練中斷,或無家長配合共同訓練,則成效則有可能降低。

 

關鍵字:單一受試者研究、逐漸塑造、聽指令、學齡前幼兒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