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五屆 轉銜後融合教育普通班服務準備度初探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轉銜後融合教育普通班服務準備度初探

A Study on Transition Services and Preliminary of Regular Class in Inclusive Education

胡耿毓1

Keng-Yu Hu1

1高雄市楠梓國民小學教務主任

1Academic Director of Nanzih Primary School, Kaohsiung


 

研究背景與目的: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全台灣目前總計有40,920名特殊兒童,其中32,363人(79.1%)被安置在一般學校身心障礙類分散式資源班或普通班級內(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4),由此數據看來,特殊兒童被安置在融合環境中的比例相當高。研究者在學校服務的經驗中,發現普通班級內,身心障礙學童人數有增加的趨勢,因此從學前學習環境到國小階段的轉銜準備,對身心障礙兒童能否適應國小學習環境格外重要。然而,營造融合環境與實施融合教育引導的主角是小學一年級的教師們,對於轉銜後,教師應做何準備及應具備哪些專業知能,來迎接特殊兒童適應下一階段的學習生活,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第一、轉銜服務是否能幫助發展遲緩兒童順利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的融合學習;第二、學校行政方面提供的支援與協助,是否能幫助教師與學生進行融合教育的效能;第三、轉銜後普通班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能,是否能幫助發展遲緩成功適應融合教育之學習。本研究目的在轉銜後學校及教師在服務準備度上做一探究,以做為學校及專業團隊在提供轉銜服務時的參考,促使特殊兒童能在學校融合教育能成功的適應。

方法:本研究以文獻分析之方式,蒐集有關轉銜服務、融合教育在實施上所面臨的程序、做法及教師角色專業知能之相關文獻,以轉銜服務、融合教育、學校行政支持及普通班教師為蒐集重點,歸納出轉銜後學校及教師應具備的服務內容,提供給教育現場第一線服務的教師參考,並依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結果:本研究結果如下:一、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學習互動狀況、生活自理能力等資料完整的移交,能協助教師具備專業知能,並幫助發展遲緩兒童順利進入小一學習階段的生活。二、召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議,以協助普通班教師與特殊教師在觀念與知能之建立,能促進融合教育推行成效。三、學校推行融合教育課程之安排,能有效提升特殊學生團體適應能力。四、普通班課程調整,能提升特殊學生自信心與表現能力,並能增加一般學生和特殊學生社會互動能力。五、學校與家長進行親師溝通與交流,能強化家長對學校融合教育的支持度,與有助於融合教育的成功。

結論:成功的轉銜服務是使特殊兒童順利適應下一階段生活的關鍵,因此需要家庭、學校、社區、業界或機構的支持與配合。在融合教育的趨勢下,教師的班級經營和教學需要獲得足夠的支持,甚至是整個學習場所的生態均需調整,方能有效地促進融合的產生與成效。

 

關鍵字:轉銜、融合教育、服務準備度

 

參考文獻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2014)。102學年度各縣(市)立國民小學階段特殊教育班及學生統計表。2014年3月20日,取自   http://www.set.edu.tw/sta2/frame_prin ... /Bcls_stu_AB_20140320.asp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