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學前普通教師實施家庭中心取向服務對發展遲緩幼兒的影響與歷程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eachers Implement Family-Centered Approach For Developmental Delayed Child’s Impact and Process
許鈞雅1、簡慧宜2*、潘怡靜3
Chun-Ya Hsu1, Hui-Yi Chien2, Yi-Ching Pan3
1,2,3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1,2,3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and Family Education,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融合教室「以家庭為中心」之教育服務模式中,學前普通教師扮演協助與引導的角色,並在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簡稱IEP)和執行的過程中,支持家庭做決定,將學校教學活動延伸至家庭,以及家庭教學活動連貫至學校,促進家庭在發展遲緩幼兒之指導上賦權與賦能,使其能於融合環境中,以及因應兒童和家庭未來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討學前普通教師在提供家庭中心取向服務之發展歷程及其成效,以供學前教保服務人員規畫家庭中心取向服務時之參考。
方法:本研究採取訪談法,參酌國內外文獻,並進一步以方便取樣之方式對學前教保服務人員進行非正式的訪談,在資料收集過程中,經班級導師及家長同意之下,收集包含親師聯絡本、幼兒作品、IEP......等的詳細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過程詳實記錄,輔以錄音,最後請受訪者確認研究者的分析是否和原意一致,以提升內在信度。
結果:研究者自編訪談大綱,問題內容涵蓋學前普通教師對實施家庭中心取向服務的現況為何?實施歷程?對家長與發展遲緩幼兒產生哪些影響與發現?依據訪談結果整理如下:
一、實施家庭中心取向服務之現況與歷程
1.因教學現場人力匱乏,以及以家庭為中心之服務實施尚未普及,因此目前較少
提供家庭中心取向的服務。
2.學前普通教師在實施家庭中心取向服務前,必須先有良好的親師溝通做為橋樑,
以「如何讓孩子接受到更多照顧」為出發,開啟家長的心房,願意正視孩子的
現況接受鑑定評估。依據鑑定評估結果,正式開啟家庭中心取向的服務,聆聽
家庭現況與需求作為規畫個別化教育計畫的參考依據,並以專業的角度分析與
提供親職教育,達到教師、家長、幼兒三方互信,最終形成伙伴關係。
二、實施家庭中心取向服務,對家長與發展遲緩幼兒之影響與發現
1.發展遲緩幼兒之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為遲緩兒之接受度對參與家庭中心取向
服務意願呈正向關係。
2.透過家庭中心取向的服務,增進親子互動,並拓展育兒知識。
3.家庭中心取向服務,能有效改善幼兒發展遲緩的情況,尤其以社會情緒發展
最為顯著。
4.透過家庭中心取向的服務,增進對教師的信賴感,進而主動參與或配合學校
任何課程活動。
5.亦師亦友之伙伴關係下的親師溝通,能有效促使家庭中心取向服務實施的
持續性。
結論:鼓勵學前普通教師開啟「以家庭為中心」服務模式,在親師溝通下,可應用接受、傾聽、鼓勵、陪伴與發展聯盟合作,如此建立與家長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是達成特殊兒童教育目標有效方法的不二法門,本文供現職學前普通教師及家長參考之。
關鍵字:家庭中心取向、發展遲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