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六屆 以順序圖介入提昇輕度智能不足兒童之非語文及語言能力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以順序圖介入提昇輕度智能不足兒童之非語文及語言能力

The efficacy of comic strip story on the verbal and non-verbal capacities of a child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蔡宗顯1、謝中君2

Tsung-Hsien Tsai1, Jung-jiun Shie2

1屏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2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職能治療科

 1Pingtung Christian Hospital , 2Shu-Zen Junior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Management


 

研究背景與目的:

    智能不足(mental retardation)兒童在非語文例如:邏輯推理,及語言上會有低於一般同年齡兒童的表現。以標準化的智力測驗來評估智力功能,所得分數(智力商數70以下)低於一般水準的兩個標準差(Grossman, 1973),則是輕度智能不足。

Bishop和Donlan(2005)曾提出正常兒童的邏輯推理及因果關係的非語文能力和語言有相關,所以本研究嘗試以可訓練邏輯推理及因果關係的順序圖介入法來改善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的非語文認知及語言能力。

方法: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研究對象為一名六歲十個月的兒童,無感官神經系統的缺損,但伴隨有輕度智能不足的診斷。語言治療介入前採用修訂學齡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林寶貴 等,2009),及吳武典等(2009)修訂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第三版來進行評估,得知個案非語文智力商數為69,語言理解、表達及語言整體之百分等級數為4、3、1。由評估結果可知個案的非語文及語言皆明顯異常。

   研究者以順序圖介入法應用於語言治療課程中,連續40週,每週一次,每次30分鐘,共20小時。治療內容:順序圖介入法包含前因後果的故事,治療師先示範3張順序圖的正確順序排列,並以主詞+動詞+受詞的的基本句構來表達圖卡內容,一張一句,治療師說一句,個案立即仿說一句,並詢問句子內容的主角是誰,所從事的動作為何,藉此提升語言的理解及表達,當個案能看圖說故事後,隨即要求個案不看圖回憶出三張順序圖的內容,藉此加強記憶能力,並要求依回憶的內容排出順序圖,當順序圖在此階段出現錯誤時,治療師不直接指出錯誤的地方,讓個案能依回憶的內容自行比對及觀察圖卡順序是否有不合邏輯的地方,以提升邏輯推理能力。並以此訓練方式類化到四張以上的順序圖排列。

結果:

    個案經順序圖介入法訓練邏輯推理及看圖說故事後,經修訂學齡兒童語言障礙評量表(林寶貴等,2009),得知以百分等級計分之語言理解從原先的4進步到24、語言表達分數從3提昇到51、語言整體分數由1上昇到38。而非語文智力商數經吳武典等(2009)修訂托尼非語文智力測驗第三版施測得知從69進步到95。

   個案的非語文及語言能力由原先異常範圍進步到正常範圍,由此可知藉由順序圖的邏輯推理訓練及看圖說故事教學可提昇輕度智能不足兒童的非語文及語言能力。

結論:

    順序圖介入法是臨床專業人員常用的教材,前因後果故事是順序圖介入法的項目之一。本研究顯示藉由順序圖介入法可提昇輕度智能不足兒童之語言及非語文能力,做為臨床應用的參考依據。

 

關鍵字:順序圖、輕度智能不足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