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融合班例行性活動促進特殊需求幼兒自主行為之研究
Enhancing Autonomous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through Routine Activities in a Inclusive Preschool
陳淑芳1、羅婉文2
Shu-Fang Chen1,Wan-Wen Lo2
1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2新北市新和國小附幼
1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2 The Affiliated Preschool of XinHe Elementary School, New Taipei C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特殊需求幼兒自主行為能力的養成,有助於建立獨立、秩序感、專注、協調與自我決策等其他重要發展能力。本研究針對特殊需求幼兒自主能力之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主動行為及問題解決能力三個面向,探討融合班普幼教師對於特殊幼兒回應策略之間的關聯性。研究目的:一、運用例行性活動中促進特殊幼兒自主行為之可能性。二、融合班級中普幼教師的回應特殊幼兒自主行為的方式與困境。
方法:本研究背景為某一國小附設幼兒園中小融合班,班級人數為29位,含一位發展遲緩幼兒,及一位ADHD的特殊幼兒,其研究介入期間為一個學期。採取質性研究法,普幼教師運用五種回應策略包含:主動回應、基本照顧、忽略、提問與教導等,將每日的例行性活動,包括早上入園、用餐、自由活動、小組活動等四個向度,探討班上二位特殊需求幼兒之生活自理能力、主動行為及問題解決能力,透過教學紀錄、軼事紀錄、影像檔案、教師省思、搭班教師回饋與家長訪談,檢視特殊需求幼兒在自主行為上的改變。
結果:研究結果如下:一、發展遲緩幼兒從例行性活動能促進之生活自理能力與主動行為。二、融合班老師將學習目標融入例行性活動中,有助於IEP目標的執行。三、ADHD幼兒遇到困難會主動尋求協助。四、融合班教師在回應策略上,大部份仍會以教導和基本照顧回應為主。五、親師之間的溝通,能提高特殊幼兒自主能力的表現。
結論:本研究中自主行為能力會依障礙類別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展現。發展遲緩幼兒從例行活動的學習,明顯看到其生活自理能力與主動行為的提升,並表現在學校以外的情境;在解決問題能力部分會因其動機而有不同的行為出現。本研究中ADHD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本來就不錯,本研究協助其在解決問題時,克服受挫情緒的阻礙,經由適切的回應策略,能順利協助發展問題解決能力。中小融合班教師的回應策略大部分仍以教導和基本照顧為主,有待增加協助人力,有時間仔細回應與延續幼兒引發的行為。
關鍵字:例行性活動、教師回應、自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