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六屆 幼教老師對於使用密集性早療應用分析策略運用之質性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幼教老師對於使用密集性早療應用分析策略運用之質性研究

A qualitative study of application of Early 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EIBI) for preschool teachers

阮震亞1*

Chen-Ya Juan1*

1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

1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hsin Sheng Junior College of Medical Care and Management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台灣許多的早期療育課程中,大部分是以隔離的方式進行,較少課程是在融合環境中實施。然而,美國研究顯示除了針對生理病因的醫療行為之外,早期診斷與早期密集性行為介入(EIBI)是目前對於特殊幼兒最常使用的療育方法之一 (Matson, Smith, 2008)。本研究擬採用半結構式訪談的方式深入瞭解三位融合環境中幼教老師對於使用EIBI之後的歷程與想法,以作為日後專業人員在融合環境中進行特殊幼兒介入時的參考依據。

方法: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的質性研究法,希望能夠瞭解一般幼教老師使用EIBI的歷程、成效、所面臨的困難及收穫等。三位幼教老師接任教於同一所一般幼兒園,受訪老師皆曾接受過EIBI的訓練共40小時,每周2小時,共持續五個月;每位受訪老師的班級皆有一位特殊幼兒,分別是發展遲緩、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及自閉症幼兒。研究者在受訪老師結束階段性EIBI教學目標之後進行個別一對一訪談,以了解在實施EIBI的歷程與感想,以提供未來專業人員在融合環境中提供特殊幼兒策略時的參考。為增加研究客觀及中立性,所有的訪談資料都有經過受訪者確認並經過三角驗證的過程,請另一位同事進行訪談內容的題綱確認。

結果:根據受訪者的感想,研究者分為以下幾項主題:(一) EIBI是簡單而容易實施的策略 (二) EIBI的策略也可衍生到一般幼兒的身上或配合在班級經營方面的實施 (三)由於老師必須要抽出時間和特殊幼兒做一對一密集性的教導,因此人力資源的協助是必要而關鍵的 (四) 若有家長的配合參與,可加速特殊幼兒的進步

結論:結果顯示受訪老師皆對EIBI實施的成效感到滿意,也希望能推廣其他一般幼兒園所的老師使用。

 

關鍵字:早期療育、早期密集性行為介入(EIBI)、融合環境、特殊幼兒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