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已成功加入此商城會員,後續您可使用以下帳密進行登入,如需變更資料可進入會員專區自行修改,感謝您的支持!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幼兒園教師教導聽損幼兒之經驗探討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in Teaching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
卓明怡1、余雅筑2*、陳俐靜3、沈子琳4、陳暐文5
Ming-Yi Cho1, Ya-Chu Yu2*, Li-Ching Chen3, Zi-Lin Shen4, Wei-Wen Chen5
1,2,3,4,5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1,2,3,4,5Children’s Hearing Foundation
研究背景與目的:聽損幼兒經由配戴合適的聽能輔具及早期療育,多可進入一般幼兒園就學。然而關於聽損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及教學現況的研究常侷限於特定區域或是小型樣本,研究也多針對特定主題。本研究希望藉由教導聽損兒的幼兒園教師之經驗,瞭解聽損兒特質、需求、相關教育資源及支持系統,進而探討其學習環境現況與教師所需的協助及資源。
方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涵蓋聽損幼兒之在校學習及教學相關課題,共64題。問卷發放對象為現正於本會接受聽語療育幼兒之幼兒園教師。有效問卷共計129份。
結果:問卷資料以描述統計進行初步分析,並以卡方檢定及變異數分析進行不同身份教師之比較。結果如下:
一、聽損幼兒之學習特質與需求:66.7%的教師認為聽損是孩子學習上的主要問題;而59.6%的教師認為聽損對孩子的行為表現有所影響。除聽力問題外,聽損幼兒常見的學習問題依序為語言、注意力、情緒及認知;而最常被列入IEP的教學重點為語言、聽能與說話、認知以及人際互動。
二、教學資源與策略:教學前,教師用以評估孩子能力的方法依序為諮詢家長、憑經驗了解以及請其他專業人員評估。75.4%的教師會依孩子的需求調整教學,方式包括調整教學策略、教室環境、學習內容以及使用教學輔助器材。其中91.1%的教師認為教學上的調整足以協助聽損幼兒於班級中學習。
三、IEP擬定與執行:83.1%的聽損幼兒有IEP,而沒有或是不知道是否有IEP的孩子中,有90%就讀於私幼。53.1%的教師在擬定IEP時有困難,原因是擬定IEP費力且費時、缺乏專業諮詢及難以評估學生能力。依擬定IEP的人員參與程度顯示班級教師最多,其次為特教巡迴輔導教師以及父母或監護人。在公幼或有特殊班級學校的IEP團隊成員人數顯著高於私幼,然而公幼教師表示擬定IEP有困難的比例顯著高於私幼及特教教師。在執行上,46.6%的教師有時或是很少將IEP目標納入教學設計。儘管如此,97%的教師仍表示IEP對教學有所幫助。
四、特教巡輔教師之服務:69.8%的教師表示孩子正接受巡輔教師的協助。教師們認為需要且實際上巡輔教師也提供的服務為:教學諮詢或資訊、觀察及評估孩子的能力、抽離進行個別指導以及協助擬定IEP。92.9%的教師認為,接受巡輔教師的服務對孩子或自身教學有所幫助。
結論:聽損幼兒的學前教育除了聽語及說話相關領域,認知及其人際關係也亟需關注。不論是公私幼教師均表示在學生能力評估、IEP擬定以及教學設計上需要專業諮詢與協助;而特教巡輔教師的服務得到正向評價。本研究結果可做為專業人員及早療機構未來促進融合教育的參考。
關鍵字:早期療育、融合教育、聽損療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