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六屆 幼保系學生服務早期療育福利機構之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幼保系學生服務早期療育福利機構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Serving in Early Intervention Welfare Agenci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王素貞1*

Su-Chen Wang1*

1桃園創新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

1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Taoyuan Innovat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研究背景與目的:本研究乃以關懷早期療育福利機構專業人力為出發。103學年度2-6歲幼兒園幼兒,估計每33.4人,收托有1名特殊兒,足見教保人員面對特殊需求兒童的機會不低。從事教保工作的幼保系學生絕難自外於照顧發展遲緩兒童的專業要求,培養幼保系學生投入早療福利機構服務,有助於福利機構人力資源之提升。本研究之目的為:(一)探究幼保系學生對早期療育之認知。(二)探究幼保系學生對發展遲緩兒童與早療福利機構之興趣與服務意願。(三)充實早療人員專業素養與早療人力資源。

方法本研究以選修「早期療育」課程之42名幼保系學生為對象,藉由課程設計與服務學習結合,安排學生至兒童發展中心參觀訪問及服務學習,以探究幼保系學生服務早療福利機構之興趣與意願,擴大其就業選擇,並充實早療人力資源。資料蒐集包括:研究參與者對早療認知之資料;研究參與者對福利機構認知之資料;課程結束前之自編問卷。資料處理與分析,乃透過分類、選取、組織、濃縮比較分析以形成初步結論;再經描述與檢證初步結論後,進行歸納、詮釋、推理,整合出結論。

結果:(一)研究參與者開課前對早療課程的期望:56%的研究參與者想了解發展遲緩兒童,及學會如何照顧他們;42%認為早療有助於個人的知識與技能;8%則認為早療能在職場發揮效果,將來可擔任早療人員。 (二) 研究參與者參訪兒童發展中心後的看法:研究參與者滿意發展中心的環境;並能釐清發展中心的性質;且其服務發展遲緩兒童的知能提升。(三) 研究參與者服務學習後之感想:對發展遲緩兒童的認識加深,照顧他們的信心獲得提升;給予發展中心教師正向評價,並從服務的過程中體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愛心、耐心和專業表現,而心生效尤;部份研究參與者於發展中心服務的意願提高,並主動表示持續前去服務的意願;研究參與者對生命的體認加深,關懷擴大。(四) 課程結束前之問卷調查結果:就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個向度來看,研究參與者對環境的喜愛程度最高,其次是兒童,再其次是工作;在認知向度上,72%自覺能認識發展遲緩兒童,而此比認識發展中心(60%),或認識早療工作(54%)、發展中心的專業要求(46%)皆較高。至於研究參與者的早療專業技能,仍然是以個人的保育能力滿意度—72%,較高。而對個人的教學、行政及親職教育的能力滿意度較低,分別為58%、63%、26%。

結論:本研究參與者的42名幼保系大二女學生,學期初的修課的興趣,經過一學期的早療課程及兒童發展中心服務學習後,再修相關課程的意願提高。此外他們對中心產生正向的觀感,對服務發展遲緩兒童的自信提升,能認同發展中心工作人員的專業,個人的服務意願增加,對生命的感知也更深刻。他們對早療的認知、情意與技能的向度上,情意向度相對高於認知與技能。他們喜歡機構的環境與兒童多一點,但對個人的專業表現滿意度仍有待加強。最後他們對未來從事福利服務或工作,皆有較高的意願。

 

關鍵詞:幼保系學生、早期療育、福利機構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