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大會論文交流(維護中)

第十七屆 幼兒園教師實施個別化教育計畫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作家 / 早療協會 報導

幼兒園教師實施個別化教育計畫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A Case Study of Preschool Teachers in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Problems

黃志雄1*、蔡佩芬2、陳菁菁1、李怡嬅1、吳淑美3

Chih-Hsiung Huang1*, Pei-Fen Tsai2, Jing-Jing Chen1, Li-Hua Lee1, Su-May Wu3

1弘光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2台中教育大學幼教系、3弘光科技大學附設臺中市幼兒園

1Department of Child Care and Education, HungKuang University , 2Depart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3Affiliated Preschool of HungKuang University

 


 

研究背景與目的:在融合教育潮流的影響下,特殊幼兒進入普通幼兒園已成為普遍的趨勢,為了讓特殊幼兒能在普通班級中有效地學習,因應特殊幼兒的個別需求所擬定之個別化教育計畫(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簡稱IEP),則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雖然早期療育和學前特殊教育日益獲得重視,但IEP在學前教育的實際應用並不普遍,直到《特殊教育法》在第三次修訂中,明訂特殊教育從三歲開始實施後,IEP在學前教育階段才獲得法令的保障。然而,執行至今卻發現在執行過程中卻遭遇到許多的困難及限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目前國內幼兒園教師在IEP擬定及執行的現況,並從中釐清幼兒園教師實施IEP之問題與困難,以便能提供可行的因應策略。

 

方法: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以中部一所私立幼兒園為研究對象,透過半結構式訪談、參與觀察以及IEP文件檔案等進行資料的蒐集及分析。共計訪談8位班級中有收托發展遲緩兒童之幼兒園教師,以及2位幼兒園行政人員,並針對6位發展遲緩兒童就讀的5個班級,進行11次之教室觀察,以瞭解幼兒園教師於班級中實施IEP的情況。

 

結果: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師對於IEP的理解和態度尚稱完整及正向,且大部分教師均肯定IEP對教學的助益。而在IEP實施的現況與問題方面,研究發現(1)幼兒園教師通常會以教室觀察、訪談家長和蒐集過去評估資料等方式,進行IEP目擬訂前的評量,但也發現教師在擬定IEP目標前,較缺乏對特殊幼兒個別需求評量的客觀資料。(2)幼兒園教師通常從特殊幼兒目前較為不足和欠缺的能力方面,著手擬定IEP目標,或是以特殊幼兒先前的學習結果和目前的能力來訂定目標,但IEP目標較難以對應班級課程目標和融入班級課程中。(3)幼兒園教師均以搭配班級課程方式實施IEP,但因IEP目標的擬定存在著與班級課程目標脫鉤的情況,使得IEP的執行普遍存在難以具體實施的問題。(4)教師通常配合平時的教學與教室觀察,評鑑特殊幼兒的學習表現和IEP達成的情況,但也因如此,在IEP評鑑階段,面臨評鑑不夠客觀或缺乏評鑑資料等問題。

 

結論:結果顯示幼兒園教師雖肯定IEP對教學的助益,但在IEP的實施上存在著與班級課程目標結合的困難,使得IEP目標擬定與執行缺乏實質的效益,有必要從班級課程目標撰寫時,即考量班級中特殊幼兒的個別需求,有系統地整合幼兒園班級課程目標與特殊幼兒的IEP目標。

 

 

關鍵字:個別化教育計畫、學前融合、幼兒園教師、發展遲緩

== Don't remove this. == -- == Don't remove this. == 0||
系統提供商 - 開店123,系統版本 2.0